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4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93篇
理论方法论   86篇
综合类   721篇
社会学   11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十七年”电影创作中,“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的主流观念认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历史的真实”,主要不是指具体历史事实的真实,而应该是历史“本质的真实”或“革命的真实”。“十七年”对“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题材内涵的这种理解,深受苏联同类题材电影的影响。而且,“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学习、借鉴的主要是苏联“解冻”之前的同类型影片,而“解冻”之后出现的“新战争片”则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92.
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苏联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援助。军事上,苏联支持中国共产党成功控制东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方基础;经济上,苏联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暨建国初期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使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政治上,苏联在建国问题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外交上,苏联派米高扬访华,密切了中苏两党关系,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苏联的支持和援助有其利益驱动,但所发挥的作用不容抹熬。  相似文献   
93.
海狸鼠、又名狸濑、沼狸,动物学上为啮齿、海狸科、它原产于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十九世纪末引入欧美洲和苏联进行人工驯化饲养,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4.
论文采用纪事本末体对苏联哲学史进行了一番梳理,将其分为六个片断阐述,采取同类合并的方法将苏联哲学史诸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各片断自具首尾。第一片断描述了苏联哲学史总特征,第二至第六片断从不同视角将诸事件分类整理,第七片断为反思与展望,意在将过去的故事转化为现在的精神。  相似文献   
95.
1968-1972年的国际大环境依然是美苏冷战在继续。在远东,1968年1月,苏联坦克部队进驻蒙古。1969年3月,苏军入侵中国珍宝岛。苏、日继续为“北方领土”问题争执,苏联称日、苏“领土问题已经解决”,但日本的当权者一再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影响日苏关系的因素错综复杂,1972年1月,苏联外长访日表现出的对日友善是为了在外交上牵制中国,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1972.2)与日中关系正常化(1972.9)表明苏联未达到联日孤立中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平 《东方论坛》2004,(5):28-36,49
余华由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作家"转变为20世纪的"通俗作家",由创作风格的"冷酷""残忍"转变为"和风细雨".余华这种创作姿态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先锋小说的解体,这其中既包含着先锋文学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也包含着世俗诱惑的难以抗拒性,也许,还包含着作家自己可以把握的不断创新的欲望和无法把握的创作心态的衍变.但他关心的仍然是人的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小说家的转变与解体并不是在新时代中的"溃不成军",而是"胜利大逃亡".  相似文献   
97.
周建仁 《国际论坛》2012,(4):49-55,80,81
本文对国际关系领域已有的同盟解体研究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批评,认为当前有关同盟解体主要有五种解释路径,"目标实现说"认为同盟目标实现后同盟就会解体,"同盟类型说"认为进攻性同盟、对称同盟和非制度化同盟更容易解体,"国家制度说"则认为民主国家同盟更容易维持,而"国内政治说"认为国内体制变化、人口代际更替以及意识形态分歧会导致同盟解体,"军备同盟效用比较说"认为同盟解体与否与军备同盟之间的效用比较有关。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五种解释的理论逻辑及其不足,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推进同盟解体理论构建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98.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0),分析中国初婚解体风险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初婚解体风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对城市的影响超过了农村,对女性的影响超过了男性;初婚年龄与初婚解体风险呈现轻微的U型关系,主要是由早婚或晚婚的婚姻异质性所引起;婚姻异质性对初婚解体风险的作用受择偶梯度的影响,"男高女低"婚姻模式的初婚离婚风险远远小于"女高男低"模式;在家庭因素的影响中,生育孩子有利于降低初婚离婚风险,而与父母同住及婚前同居则显著增加了初婚离婚风险。  相似文献   
99.
赫鲁晓夫时期,越南并非苏联对外关注的重点。此时苏联的越南政策深受其对外战略和中苏关系发展的影响。中苏分裂发生以前,苏联的对越政策以期望越南民主共和国与其保持外交协调,通过和平统一南方。中苏关系恶化以后,加之越南战争的爆发,赫鲁晓夫对越南则采取了我们经常称之为脱身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0.
对10年来中外学者关于苏联演变原因的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演变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影响重大而又极其复杂的事件,对其根本原因的分析,可谓众说纷纭。10年来中外学者有关此问题的主要观点有“乌托邦说”、“原罪说”、“葬送说”、“和平演变说”、“民族矛盾说”、“上层自决说”、“经济没搞好说”、“斯大林模式说”、“错误路线说”、“意识形态说”、“抛弃说”、“历史合力说”等。这些观点,除了“乌托邦说”和“原罪说”明显地带有敌意和偏见外,其他说法都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视角对苏联演变的原因作出了探讨,都含有正确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把苏联演变当做我们党的中心工作和各个领域正面经验的反证去研究的现象,这就使我们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浅层次和表面现象上,难以挖掘出反映事物本质的深层原因。事实上,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既不是斯大林模式的罪过,不是因为经济没搞好;也不是错误的改革路线和民族矛盾造成的;更不是由于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党等原因而导致的,而是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阶层的有意所为。苏联的演变是党内既得利益阶层推动的自觉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