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以儒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92.
茶文化复兴与重新发展的时候,茶学书籍、杂志、报纸大量涌现,为方便大家找寻与利用这些资料,有必要建构一套"茶学书库分类索引",因而提出这套分类索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实例。分类索引只就图书的内容性质加以分类,不同语言的茶书亦同样归入各种分类之中。利用"茶学书库分类索引"的建立将茶文化的轮廓描绘出来,说明茶文化应该包括的内涵以及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93.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校园里让人目不暇接的社团话动又开始"纳新"了,对于那些面对全新生活的学子们,如果你们渴望走出课堂,去结交更多的新明友,那么加入社团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今作为校园"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团,通过开展喜闻乐见、健康高雅、富有成效的活动,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学生可通过参与其中,丰富自已的校园生活,并借此开阔视野,学习新鲜知识。让在题海中遨游的学子,也能在校园的舞台上,留下一袭轻灵的身影;在美丽的校园里,寻觅到一位位志同道合的知己;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感受校园生活独有的魅力,从而尽快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编者  相似文献   
94.
随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普及,茶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茶艺服务与操作”课程作为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一,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是课程在每个学校的开设力度和开设思路各有不同,课程被重视的程度也有较大差异,因此,探讨和创新高职院校茶文化课程的教学思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5.
《成才与就业》2011,(15):33-35
“茶。吞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露珠,水中舒展的茶叶与袅袅氤氲的茶香宁人心神,引得无数文人雅客为之倾心。如今,茶已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我们学校的茶艺社团在向人们宣传茶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让学生展示自我的绝佳舞台。  相似文献   
96.
2008年6月,美国好莱坞资深导演克里斯蒂·里比率领长篇纪录片《圣山》武当摄制组,来到武当山。克里斯蒂·里比心醉于武当道茶文化,当拍摄一组组精彩的茶艺表演、风光优美的生态旅游观光茶园、悠扬动听的武当采茶名歌时,克里斯蒂·里比连声赞叹OK!OK!  相似文献   
97.
飘雪 《北京纪事》2014,(1):73-75
正初到茗香茶楼,装修并不见豪华,但处处雅致、颇具匠心,设计上更有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中式园林之风。地方虽不大,却总在转角处遇见惊喜,颇有"洞天福地"的意味。每一处设计都能看出这里的老板典雅、朴素、宁静、维和的气度。古人"有若自然"的意境通过中式符号元素的结合,犹见古意。茶道就是一种体验茗香茶楼的老板王乾宇是一位笑容平和的谦谦君子,他说:"设计要以人为本,茶楼是品茶之地,环境不能压人,要能衬人,所以在装修之初我的定位就是不奢侈,要突出舒适和方便,装修用料简易,色彩以棕色为主。"王乾宇是北京人,虽学理工科出身,但从小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开茶楼之前,对于  相似文献   
98.
历史上瓷茶文化体用参赞化育了华夏器物、制度和文化诸多复合化的伦理底蕴,应对五情嬗变下"道德下滑"向"道德危机"加速的现实景况,将具有德育价值的瓷茶相关元素引入高校校本课程与思政实践课程开发中,以增强高校德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99.
文章通过对中国佛教茶文化形成过程的历史考察,揭示佛教与中国茶及茶文化的内在联系,分析佛教对中国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0.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巴蜀地区,也就是中国的西南。道家尊道贵德、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等思想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重要源泉。中国茶文化与茶产业呈现了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茶文化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中国茶产业走向高效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