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00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江津,聂荣臻元帅的故乡,这里留下了聂帅青少年生活学习的足迹。  相似文献   
82.
《考城隍》列于蒲松龄自编的《聊斋志异》手稿本中的第一卷第一篇,但明伦在评论中说: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由于《聊斋志异》并非严格按照编年结集,因此我们今天无法确定到底  相似文献   
83.
从建筑发现历史:翠亨孙中山故居的物质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作为社会变迁的物质表征之一,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阅读过去的方式。研究地方社会的历史,自然也不能忽略本地建筑的演变。本文以翠亨孙中山故居为个案,重建其建造背景和过程,分析其建筑结构及装饰特色,进而探讨近代香山民居建筑演变的历史意义。像孙中山故居这类中西混合的侨乡建筑,深刻影响着传统乡村的文化景观、居住空间,乃至精神世界。近代华南乡村建筑的变迁,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千年未遇之变局的间接表现。  相似文献   
84.
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是当时闻名乡里的“小神童”。19岁的时候就考得全县第一名,中了秀才,可谓是人见人夸、才气飞扬。蒲松龄的家乡有个姓石的老乡绅,非常不服蒲松龄的才学,暗自发誓要和他比出个高低。这天在大街上,石乡绅和蒲松龄相遇了。他叫住蒲松龄,盛气凌人地问:“听说你年纪轻轻就学富五车,你敢不敢和我比试比试?”  相似文献   
85.
黄健 《今日南国》2009,(10):43-43
早晨,迎着温暖的阳光离开高雄市,我们穿过上班高峰期的繁忙街道,越过高雄那条著名的爱河,沿着台北至高雄的高速公路飞速地前行。高速路的两旁是大片的芭蕉林、槟榔林和水稻田。沿途的农村景色和建筑风格与广东、浙江很像,城乡差别不是很大,基本连成一片。  相似文献   
86.
胡成 《社区》2012,(11):32-33
北总布胡同24号,旧时门牌三号的。是一宅两进的四合院。庭院里种着一株合欢树,北京人称之为马缨花树。初夏时分,真如马缨般丝丝缕缕的合欢花,团簇着粉红脂白。随树冠探向庭院之外,若有若无的.随风淡淡清香。  相似文献   
87.
赵家耀 《社区》2012,(27):53-54
“请问先生,我们能不能去你二楼的房间,从窗口拍对面徐志摩当年的旧居?”未待我作答,那位中年女士立即补充道,“我们刚从美国来上海不久。”她吃力地说着我很难“破译”的汉语“密码”。这时,邻居走过来轻声地对我说:“那胸前挂相机的男士是徐志摩的孙子”听罢,先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继而又惊喜又愕然,于是我忙下意识地端详起这位身材高大、形象丝毫不逊于诗人祖父的后裔。眼前的这位男士名叫徐善曾,经过我仔细端详,他果真和书中徐志摩的形象有几分相像,且同样戴着那近乎圆形镜框的眼镜。  相似文献   
88.
有来有往     
《青岛画报》2011,(7):2-3
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上,时值青岛建置120年之际,重点项目的一一铺开和完工,将给我们的未来以及城市的未来带来哪些变化和惊喜呢?近日,记者深入  相似文献   
89.
《聊斋志异》中狐女和鬼女所占的篇幅比重较多,阳光明媚的狐女和凄美哀怨的鬼女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狐性和鬼性在她们身上得到诠释,但她们又具有人性,而且个性迥异.这种狐性、鬼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使狐女、鬼女的形象更加丰满深刻,而两者形象的塑造,则往往是为了满足落魄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不仅体现了一生穷困潦倒的蒲松龄的美好心愿,更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下文人士子的共同理想追求,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暗含了男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卑微,也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女性意识的崛起.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