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达·芬奇密码》有多种文化蕴涵,本文对这些文化蕴含出了独特的解读.这些解读动摇了人们对西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西方文化探秘的风潮.  相似文献   
32.
<正>法治,是现代文明的突出标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充分展示了新的法治理念、法治价值和法治方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真诚信仰法治,坚守法律底线,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哲  相似文献   
33.
《领导决策信息》2013,(13):16-17
中国的崛起引起一些国家的担心、忧虑和恐惧。如果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让世界了解"中国梦",会拉近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距离,减少中国崛起的阻力,加深世界对一个真实中国的了解。同时,也会淡化中国和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鸿沟,符合"韬光养晦"和去意识形态化的大国博弈之策略。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迅速为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同、所追捧,并日益成为最为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一。"中国梦"  相似文献   
34.
《说文解字》颜色词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芳 《兰州学刊》2009,(12):174-176
对《说文解字》中的颜色词考释,分析这些词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可以从中管窥古人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经济、社会面貌。同时还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这些词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5.
许多语言学家都曾提到隐喻的系统性,但究其运行机制论述得很少。故从意义的角度,试以其中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蕴含关系为切入口,分析隐喻系统性的构建过程。认为意义中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蕴含关系在隐喻系统性的构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面对当下人们对"诗意地栖居"的闲谈与误解,在文本细读、立足原著的基础上,从人之为人的生存论根基、诗作为此在的生存论言说、栖居作为有死者的存在方式、大地之为大地的生存论意蕴等四个方面揭示出"诗意地栖居"所包涵的生存论蕴含,从而在根基处为真正领悟"诗意地栖居"的意义廓清障碍。这种蕴含不可理解为印证与重复,而是思想的回行,是应合思想本身召唤之后的前行,只有从此出发,才可能真正理解在当今世界"无家可归"的状态下"诗意地栖居"的意义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7.
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艺术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中国农村土改和农业合作社这两个历史性变革的进程.对这两部小说进行文本细读,我们看到的就不仅是地主的剥削压迫与农民的反抗、复仇,农民分田分地的欢乐与参军的勇跃,以及把分的田地重新整合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的合作化进程,而且是作家指向解放与自由、民主与平等、清明与廉洁、发展与富裕的价值追求及其憧憬的经济富裕、政治民主、人人平等的理想化的社会状况.从中可看出作家寄寓的社会理想、人文精神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8.
张毅 《新天地》2012,(1):24
我很喜欢一个字:"淡"。"淡"字蕴含很多人生哲理。淡是一种宁静,是明月松间,清泉石上的飘逸;淡是一种大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淡是一种镇定,是竹杖芒鞋萧瑟处,归去!也无  相似文献   
39.
随见别白曰知,触心惊悟曰觉。随见别白,则当然者可以名言矣,触心惊悟则所以然者微喻于己,即不能名言而已自了矣。知者,本末具鉴也;觉者,如痛痒之自省也。知或疏而觉则必亲,觉者德而知则能显。 ——王夫之《读四书大士说》卷二(中庸序》[1] 作为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的知觉的区分本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当它赫然出现在中庸学体系的导论中并且作为这个导论的唯一内容时,对认知理论久已陌生的儒学传统无疑会大为震惊。但这对王夫之来说却是十分自然的。只有把知觉之辨作为一个阿基米德点,历史生成中的儒学才能真正关注…  相似文献   
40.
语篇中所蕴含的性别歧视称为隐性性别歧视,它是写作者世界观、价值观、社会意识的流露,再现和加强了隐含的父权制意识所体现的控制和统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