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4篇 |
理论方法论 | 2篇 |
综合类 | 72篇 |
社会学 | 10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每一种语言都是由一定人群长期使用并代代相传下来的。漫长的使用过程使任何一种语言都带有其使用民族的文化印记,而这些文化印记又形成了各种语言不同的特点。这些语言特点和使用习惯给语言的互译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对英、汉语被动语态进行比较,指出其表达和使用习惯的差异引起的英、汉互译中的不对等现象,提出翻译中应遵循的规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62.
63.
于小芸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5):82-85
中间结构是英语中一个很常见的句法项目。文章首先就中间结构作了简单地描写和刻画,接着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层面对中间结构的主要语言特征进行阐述,其间借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语例详细分析中间结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与其他相似结构的对比加深我们对中间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4.
于桂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用来说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被动语态所涉及的面很广,它包括了语法中的时态,语态知识,非谓语动词的应用和语言文化知识。被动语态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语法现象。学生们在学习中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并且生搬硬套出现很多错误,有必要分析指正。 相似文献
65.
刘卫兵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6):85-87
从语言特点、思维方式及汉语"被"字句的限制等方面探讨了英汉被动语态表达方式不对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66.
被动语态一直是科技英语文体的重要特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英语的这一文体特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被动语态不再是科技英语的主要特征,主动语态逐渐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67.
作为译者兼作家,余光中积极反对译文“翻译腔”“恶性西化”等现象,其翻译理念在翻译作品中是否有所表现?文章基于余光中译作《梵谷传》、《老人与海》及其对译本的平行、类比语料库,以被动语态为个案分析,考察源语透过效应在不同译本的反映,尤其关注余光中的译文处理方式。研究发现:受源语透过效应影响,对译本“被”字句使用频率更高,且歧义被动句及增译被动句等现象也更频繁。余译本被动使用更灵活,使用频率及表达方式更接近汉语母语表达习惯,“被”字句与其他被动结构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给”字句使用频率较高。研究表明源语透过效应对余译本影响较小,也与余光中一贯坚持的“西而化之”“文白相辅”等翻译观相呼应,形成独特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68.
对美语中be-passive和get-passive两种类型的被动语态进行了基于大型美语语料库的历时和共时语料检索,以期回答如下三个问题:一是be-passive和get-passive的历时变化情况;二是be-passive和get-passive在共时层面及不同篇型(genres)中的分布特征;三是造成be-passive和get-passive上述历时变化和共时分布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9.
张同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8(3):122-124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英语主、被动语态转换前后所涉及到的语义问题。指出主、被动语态转换的可行性及不可操作性。文章尤其对主、被动语态转换后所产生的语义差别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0.
兰天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被动语态表达了被动意义。但被动语态并不是表达被动意义的唯一方法。本文试图对英语中不用被动语态表达的被动意义作一归纳总结。除了用被动语态表达以外,被动意义还可用不定式,现在分词,动名词的主动语态及不及物动词表示,也可由部分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和所有格等表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