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月8日,《郑州晚报》有一则“19岁大学生扶起倒地老太被判赔7.9万元”的报道。被告宋某称,2008年8月21日,她被李凯强驾驶的电动车挂倒而受伤,遂将李凯强告上法庭。作为被告的李凯强却向媒体喊冤,说自己根本没撞宋某,是看她摔倒在地上自己才去扶她的。法院调查取证认定,无法查证宋某摔倒受伤是李凯强还是宋某中的一方的过错而造成。根据“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42.
老郑与一名女子再婚后,他不但没有得到女儿的祝福,反而不得不一会儿当原告,一会儿当被告……老年丧妻偶遇忘年恋郑同金是一家小型配件厂的老板,虽然是人过中年才开始创业,但  相似文献   
43.
冷华 《老年世界》2007,(19):19-19
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张老伯欠杨某的货款是否为张老伯与其老伴薛老妈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法律首先推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为共同债务,须按共同债务处理。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机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  相似文献   
44.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确认以行政主体为标准,违背了行政诉讼的目的、混淆了实体和程序问题、造成权利救济的范围狭窄、导致被告的确定复杂化,因此亟需进行重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认应当以行政公权力行为为标准。根据这一标准,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行使行政公权力的其他组织甚至船长、机长等均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被告。  相似文献   
45.
根据国家机关的性质和单位犯罪的原理,国家机关不应成为单位犯罪的犯罪主体;从历史和比较法的角度,加上必然存在的理论和实践困难,国家机关不应成为刑事诉讼的被告;国家机关承担责任的形式只有国家赔偿和国家补偿两种,国家机关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6.
吴云  梁娟萍 《老友》2009,(4):32-32
近日,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结一起继承纠纷案。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尽赡养义务多的子女判决多得遗产。最小的小妹李英系原告,与被告四人系兄妹,被继承人张花丽(女,76岁)系原、被告母  相似文献   
47.
法的倾向性     
在各个国家里,法律的普遍精神是有利于强者而不利于弱者,法律帮助那些拥有财产的人反对没有财产的人。—路斯艾犹法律是什么?从一开始接触法律。我们就被告知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年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相似文献   
48.
近些年来,围绕业主委员会的诉讼纠纷愈演愈烈。作为业主大会执行机构的业主委员会自然扮演了业主维权的角色。但业主委员会是否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一直未有明确规定,导致相关案件法院的处理结果各异。文章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通过对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明确,分别阐述业主委员会在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主体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49.
举证责任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是后果责任.行政诉讼中后果责任的分配由原、被告分担.被告就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原告已超诉讼时效承担举证责任.但原告也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比如其首先要证明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否则将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相似文献   
50.
网络所构筑的跨越地域界限的虚拟世界,向现实的地域管辖权提出了挑战。各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管辖权确立标准。美国法院在其今年来的判例中使用"最低限度联系"原则为网络管辖权确定了初步的规则和标准。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将"被告就原告"&"最低限度联系"原则作为一种管辖权确立标准之补充,适用于网络纠纷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