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13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西方传统的思想家们力图通过“是者之所是”来把握“在者之在” ,成就了主体哲学和现代科学技术 ;而中国传统的思想家们则从“生生不息”的宇宙大生命中去领会“在者之在” ,成就了以“自然”为最高原则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元化的认知结构与主奴二元化的社会结构是相伴而生的。因而 ,克服西方传统的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就必然会彰显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真谛和价值。  相似文献   
492.
徐长福 《求是学刊》2001,28(6):10-14
本文以刘放桐教授等编著的“现代西方哲学”教材的版次更替为例 ,简要探讨了中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模式及其嬗变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模式 ,在该教材第一版流行的 80年代主要是前者批判后者的批判模式 ,经过 90年代的调整后 ,在该教材第三版发行的世纪之交已变成了对话模式 ;而对话模式的发展取向 ,就是哲学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493.
中国的研究传统是以人文为基础的,通常所说的学问家,就是指人文研究者,学问自然也就被默认为人文的学问.最常见的学问家做的是文史“哲”的学问,之所以要给哲加个引号,意在区别中国的哲学和西方的哲学,至少我现在仍然认为中国的哲学是以人及人生为基点的,即使涉及天地,也一定是与人及人生有关的天地,与西方哲学爱智慧的取向还是不一样的.而随着中国固有“哲学”的衰微与西方哲学地位的提升,哲学事实上已经不能算作地道的人文学科,所谓人文学科就剩下文和史.  相似文献   
494.
普罗提诺是晚期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大师,但在国内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通过与国外研究状况的对比可看出,对于如此关键的一个人物,国内学界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真正促进被我们忽视了很久的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的思想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495.
文字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英语是表音文字,其26个字母是专为表音而创造出来的。我的研究发现:许多英语单词也具有表意(象形)的一面。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英语26个字母对应着一定的实物或现象,这些实物或现象与26个字母的小写体在外形上相似;(2)英语中许多单词,跟汉字一样,具有象形的一面。要解读英语26个字母(指小写体)与哪些实物或现象象形及其所具有的表意,最困难的部分是解读英语字母b,P,d,q的象形及表意。本文站在西方哲学的角度,解读了英语字母b,P,d,q的象形及表意,并揭示出:在英语字母b,P,d,q的背后,隐含着西方哲学中的“天人对立,主客相分”的天人观和时间被划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观。对词根aqu,qui;verb;mod和pass的分析,验证了英语字母q,b,d,P的象形及表意。  相似文献   
496.
古代中国、欧洲和印度是世界文明三大发达区域,哲学思想也较为发达。自古以来,这些区域的哲人对于人的欲望问题的种种看法,构成了东西方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历史上这些地区人类对待自身的生存价值和行为准则的基本看法。对欲望持否定和抑制的态度并加以具有古典特色的哲理分析,是古代哲学的主流,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对今天的人类是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497.
现代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十力、冯友兰和金岳霖的形而上学思想中都蕴涵着内在困境.一方面,他们企图建立本体的形而上学,以便为世界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强调哲学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世界的本体与人生的价值在他们的形而上学思想里是分裂的.人生价值是同形而下的境界相关的,而世界的构成又是同形而上的本体相连.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存在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然而,这一困境对于现代中国哲学的建立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其意义就在于,在借鉴西方哲学时,我们应该对西方哲学思想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方式又带来了另一个困境,现在的中国哲学更多的是对哲学史中人物和流派的研究,包括中国传统哲学,而不是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好像只能如此,我们才能建立现代中国哲学.因此,我们更多产生的是专家和学者.在现代中国哲学近百年的历史里,我们很难有世界意义上的哲学家.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