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4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1169篇
劳动科学   104篇
民族学   169篇
人才学   202篇
人口学   393篇
丛书文集   1779篇
理论方法论   348篇
综合类   4138篇
社会学   477篇
统计学   571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558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91.
92.
93.
94.
95.
论大学生和谐生活园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大学生和谐生活园区建设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大学生生活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大学生和谐生活园区建设的对策,为大学生和谐生活园区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保障参考。  相似文献   
96.
城乡经济运行理论认为:居民不论是居于城市还是农村,其经济收益应该是相等的.但实际上我国城乡差距悬殊,缩小城乡差距的现有措施成效不佳,且城乡差距仍在扩大.通过对现有的缩小城乡差距的理论进行反思,发现导致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政策不同,城乡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政策和保障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97.
张建华  郑冯忆  高达 《中国人口科学》2020,(6):29-40+126-127
文章选取2006~2017年29个省份的数据,运用有效结构变化指数刻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并实证分析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力转移的有效结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抑制作用,产业内劳动力异质性的上升是该抑制作用的中介效应。(2)低技能型产业劳动力有效结构变化一直大于高技能型产业,但两者间的差距逐渐下降;低技能型产业劳动力有效结构变化对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抑制作用大于高技能型产业。(3)劳动力有效结构变化呈东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的态势;劳动力有效结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抑制作用呈中部地区最强、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不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98.
刘涛  靳永爱 《人口研究》2020,44(5):44-59
基于城市层面的每日疫情数据,利用空间可视化和统计分析模型,从人口流动视角考察中国新冠疫情扩散的时空动态规律,探究不同类型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带来的城际传播和家庭为主的本地传播构成了中国疫情扩散的两阶段模式,塑造了疫情的时空格局。人口流动对疫情传播的影响具有结构性差异和动态性特征,商务、旅游等短期人口流动是疫情暴发初期的主要传播途径,长期人口流动带来的春节返乡流则推动了疫情进入高峰期。医疗资源并未对疫情防控产生系统性约束,人口老龄化的提高也未导致城市感染人数增加。传统数据和大数据对疫情传播的解释和预测具有同等效力,二者优势的结合是深化定量社会研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
颜银根 《中国人口科学》2020,(1):90-101+128
针对近年来省内跨市流动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如何影响流动距离及跨区流动决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不同受教育水平流动人口在信息接纳能力、心理成本和制度成本方面的差异,受教育程度较低和较高的流动人口更偏向远距离的流动,受教育程度与流动距离呈"U"形关系;(2)相对其他群体,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流动人口更偏好省内跨市流动;(3)大专和本科学历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比重提高,促进了中国流动人口省内跨市比例增加。文章认为,政府应当关注流动人口流动范围的转变,适时做出产业结构调整并引导人口合理流向,避免造成地方经济波动、失业增加及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形成集聚阴影效应。  相似文献   
100.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但近年来三地发展水平出现分化,京津两市与河北省的差距拉大,有出现“极化”效应的可能。通过构建创新效率的评价体系,对京津冀三地3年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作DEA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的创新效率明显低于京津两市。京津冀三地在综合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R&D活动经费投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水平上的差异,是这种技术创新效率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