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44篇
劳动科学   37篇
民族学   55篇
人才学   7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586篇
社会学   459篇
统计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尔夫(GOLF),是荷兰文kolf的音译,意思是"在绿地和新鲜氧气中的美好生活"。它由几个美好的短语组成:Green(绿色)+Oxygen(氧气)+Light(阳光)+Foot(散步)。高尔夫球,这个在国内天生就属于少数人的运动,自从上世纪第一家高尔夫球场在我国内地出现后,它就在肆  相似文献   
42.
新年到来之际,本刊记者接到鄱阳县古县渡镇高源村多为村民的投诉电话,反映高源村支书李恒生在工作中存在以权谋私、弄虚作假、欺压农民的行为。高源村的农民深受其害,怨声载道。近十年来农民群体上访事件从未停止  相似文献   
43.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区建设要坚持五个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44.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钱锺书和自己的书信手稿被拍卖而维权,一直低调的杨绛高调地拍案而起,让老人成为新闻人物。博学、魅力、恬淡……这几个词都可用于描述杨绛和钱锺书伉俪的公众印象。钱锺书在世的时候,几乎不见媒体记者,报刊和电视难见宣传他的踪影,甚至所谓的一些学术活动都不参加。钱锺书去世后,杨绛也如出一辙,只忙自己分内的事,坚守她和钱锺书的文字世界。杨绛曾对记者说:“不见记者倒不是对媒体有偏见,主要是怕他们写我们,  相似文献   
45.
陈昕 《劳动世界》2013,(1):92-93
自"走转改"活动在全国开展以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组织全体编播人员认真学习并贯彻活动精神,在广播媒体改革、广播新闻创新、广播优势提升上取得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6.
都说民政局是“小政府”,听来似觉夸张,当记者步入花垣县民政局大院,才有了眼见为实的感觉。只见局机关忙忙碌碌,应接不暇,或忙于优抚安置,或忙于救灾救济、城市低保、社区服务……多年来,花垣民政人用赤诚的爱,耕耘着这块贫穷的土地,播洒着社会文明的种子。欣然间,记者走进办公室,只见满屋锦旗奖牌熠熠生辉。仅2004年一年,该局就获得了“州农村基层敬老院改扩建先进单位”、“州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州民政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12项荣誉称号。2004年,对于花垣县人民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头,他们曾先后遭受了“4·29”特大风灾…  相似文献   
47.
同大多数国人一样,记者对山地王国——不丹的了解微乎其微。采访这么多年,记者也几乎没有遇到去过不丹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48.
电视新闻采访中出镜记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采访中常常需要记者出镜,出镜记者的提问和现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作为一个电视新闻的采访记者应该具备如下的职业素养:1.要有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2.要有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3.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4.做好前期准备,提问有地放矢;5.倾听和引导,让采访双方达到互动。  相似文献   
49.
出门抓把“土”——多下基层捉鲜活新闻记得梁衡有句话很有意思: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用在省级党报驻地记者身上尤为贴近,我们就工作、生活在基层,许多时候离新闻现场最近,就更应该勤出门,多抓“土”。其实,基层并不缺新闻,缺的是发现新闻的眼睛,只要我们饱含感情深入其间,就能不断捕获“大鱼”。  相似文献   
50.
御景嫣 《今日南国》2009,(16):63-63
如今提到上海,人们想到的是高耸八云的摩天大厦和鳞次栉比的品牌专卖店,而那些属于老上海的狭窄弄堂和市井生活的影子,似乎已随风远去。在我们感叹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有人在用他们的方式,留住这个城市中那些正在淡出和消失的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