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诗言志"说的提出,是在先秦"实用理性"精神的笼罩下,对古代诗歌总集"三百篇"断章取义的运用和解说,与先秦"用诗"风气有密切的联系.从春秋赋诗的"诗以言志"说到儒家诗教的"诗言道"说,再到汉儒,尤其<毛诗序>对"诗言志"的重新诠释,"诗言志"说经历了由诗歌功能论到诗学本体论,再到诗歌创作论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2.
钟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3)
对于《尚书》“诗言志”的理解,一般倾向于接受《毛诗大序》的看法,将“志”和“情”混同起来.但“志”与“情”的混同还是遭受到不少质疑,迫使我们对其本意进行反思.由于这段文字出现在儒家思想比较成熟的时代,因此儒家思想体系的背景必须被考虑.《尚书》中“典乐教胄子”所希冀达致的,是由道德修养自然呈现的一种境界——中庸,“诗言志”的“志”就必然指向道德意志,而不是指向“情”. 相似文献
73.
史俊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诗言志,文载道,千古诗文传家宝。文言文是历史淘洗下来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其中蕴涵着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其经过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的文采、独具匠心的章法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笔者以为一堂成功的文言课离不开下面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74.
“诗”“志”关系是先秦诗学的核心关系。朱自清先生对“诗言志”命题从赋诗言志、献诗陈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四个方面做了经典阐发;从这四大内涵考察.孔门则对“诗言志”内涵做了进一步概括和发展,充分展示出先秦诗学发展的连续性和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75.
正诗言志,歌咏言。近期读毛泽东《沁园春·雪》诞生前后的历史,感触颇深。1936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到达陕北不久,毛泽东在延长县县城召集军委扩大会议,部署东征的战备工作。2月5日到20日,毛泽东驻节东距黄河20华里的陕西省清涧县袁家沟。2月6日,大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西北高原格外壮丽,激发了毛泽东的诗兴才思。2月7日清 相似文献
76.
从“诗言志”到“发愤以抒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其中《周礼》中的“六诗”和《诗大序》中的“六义”是两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屈原“发愤以抒情”继承了“诗言志”的传统,司马迁从理论及实践两个层面丰富了“发愤以抒情”的文艺思想,司马迁以后,继续运用“发愤说”考察中国文学实绩的是刘勰。延续司马迁、刘勰等人的余绪,屈原“发愤说”的文艺思想受到后世的普遍关注。真正拓展“发愤以抒情”内涵的是韩愈和欧阳修。在遵循屈原的思想路线时,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与“文穷益工”的理论主张,欧阳修提出了“诗先穷而后工”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77.
78.
源自于中华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以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奠定了以"言志"为核心的中国诗歌传统、创作观念与评价标准,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的美学风范,也开启了中国诗歌以关注现实生活为指向的发展之路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中国诗歌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多种文化功能,赋予中国诗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了中国诗歌多样化的诗体和独特的语言形式之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与诗歌的多民族特点,展示了各民族大家庭之间的政治一体、经济互补、文化互动和血缘互渗关系。历经无数次朝代变更而不衰的中国诗歌,成为中国人的心灵寄托和文化理想,体现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即此而言,"通古今之变"和"观中西之别",应该成为中国学者在全球化视野下所要确立的新的诗歌史观念。 相似文献
79.
纪准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79-85
“诗言志”是中国诗学的第一个理论命题,对它的研究绕不开它与《尧典》的关系。一般说来,任何历史事件在进入史册以前,都存在一个口耳相传的阶段,我们应该把事实和书写区别开。具体到史前史,我们尤其不能带着文明的偏见,歪曲文字成熟以前的种种人文现象。从地下考古的成绩来看,《尧典》所载尧舜禹的时代是基本可信的;其文明程度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低下。反映诗歌舞合一的“诗言志”由一个熟练掌握这种高度文明的史前历史人物说出来,完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0.
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明显的差异。"志"字并非指一般的情感,它乃是就情感的激奋状态讲的。情感发展到了激奋状态,超出了个人的控制范围,发而为诗,呼而为歌,不能自已,"诗言志"的意义正在这里。西方古典艺术理论强调摹仿再现,东方古典艺术理论强调写意表现。"诗言志"是中国古典文论的开山纲领,离开了对它的正确解读,对东西方文学的精神底蕴就不可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