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39篇 |
免费 | 104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58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238篇 |
人才学 | 120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554篇 |
理论方法论 | 298篇 |
综合类 | 4506篇 |
社会学 | 693篇 |
统计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140篇 |
2020年 | 105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152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510篇 |
2013年 | 475篇 |
2012年 | 549篇 |
2011年 | 549篇 |
2010年 | 534篇 |
2009年 | 481篇 |
2008年 | 651篇 |
2007年 | 432篇 |
2006年 | 341篇 |
2005年 | 342篇 |
2004年 | 329篇 |
2003年 | 305篇 |
2002年 | 259篇 |
2001年 | 234篇 |
2000年 | 187篇 |
1999年 | 115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浅析《伊豆舞女》的创作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3-54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是以初恋为题材的一部短篇小说,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它不落俗套,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小说中带有日本传统文学中所特有的内质美感,洋溢着在平凡生活中所撷取的青春气息。本文试图探究其成为日本近代抒情小说佳作,并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典范的缘由。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余华推出了所谓"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兄弟》。《兄弟》折射出余华超越以往的决心和宏大叙事的野心,但是作品产生的阅读效果却与余华的初衷大相径庭。本文从余华试图超越但创作乏力两方面分析两者产生悖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俄罗斯20世纪诗歌史上最优秀的一位诗人。1912年,马雅可夫斯基以其独立特行的风格登上历史舞台,在他短暂的18年创作生涯中,留下了长诗十四首,诗一千三百余首,此外还有许多诗剧、电影剧本、论文、演讲稿等等。他所创作的诗作犹如一簇绚丽的花朵在诗林中绽放,给人以眩目的审美感受。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评论文章很多,然而学术界对诗人早期诗歌语言和形式创新性的研究还明显缺乏。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界对诗人作品研究的不同切八点来探寻诗人早期诗歌研究的新视角,分析论证用形式主义诗学观来解读诗人早期诗歌创作特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李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1):120-126
宗炳阐发的"含道暎物"与"澄怀味象"是两种感物方式.由这两种感物方式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一种好比哲理诗,一种就像抒情诗,虽然给人的视觉效果不一样,但是,在使人心性灵明上,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意义不仅为山水画家提供了一整套技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整套寻求艺术精神的方法."神思"是宗炳的二度感物的主要方式,不仅包含"无空间之间隔",而且也包含"无时间之限制",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作用非凡. 相似文献
15.
“兴会”是我国古代诗学中表示灵感现象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兴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反映了古人对文学创作活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的认识的逐步深化。“兴会”理论蕴涵着极有价值的文艺创作心理学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文学创作中灵感现象的本质与特征 ,进而认识和把握文学创作的心理规律 ,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伍尔夫在创作及理论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她认为客观真实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主张通过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来反映生活 ;她眼中未来小说的理想模式是一种诗化的小说 ,表现非个人化的、宇宙和人类的命运。伍尔夫的重要作品《到灯塔去》、《海浪》等都是她的小说理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向贵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3):88-92
白先勇尝试运用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技巧——意识流创作手法始于与台湾大学外文系同学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以后,随着作家自身经历的变化和对意识流创作理论认识的深入,其笔下意识流这一创作手法呈现出鲜明的“模仿试睑一成熟定型——在扬弃中提升”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8.
杜俊峰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1):79-80
由于古典诗词这一特殊鉴赏对象,使鉴赏者有时对同一作品,有着不同的解释。言之有理符合主题者肯定;背离文意不合语境者则须斟酌。 相似文献
19.
罗门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4)
作者以诗人的“诗眼”来透视和指陈后现代主义;在此基础上,说明和描述了自己的“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构”理论世界,并以“零度创作”观念、诗人创作思想、时空间造型的统化力及永恒的真理的引力丰富之,从而构筑了诗的立体理论工程。 相似文献
20.
贺圣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叶燮《原诗》是继《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系统性很强的诗论之作,然其所述诗歌本原与创作的论述两相悖违。他的创作论强调“感触起兴”、“克肖自然”,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又前进一步,形成了自具面目的理论系统;但当他进一步阐释这一理论,向诗歌艺术的本原论方向归返和靠近时,却又被“天地备于六经”的陈腐保守思想所拘囿,强调诗歌源于道、又服务于道的观点,因而窒息了他的许多闪光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