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6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管理学   12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00篇
人才学   26篇
丛书文集   1745篇
理论方法论   234篇
综合类   3426篇
社会学   23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章以中国知网收录的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相关研究文献为样本,通过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绘就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发展演进的知识图谱,揭示了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学术重镇与诸多热点主题,包括话语体系、国际话语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总体来看,该领域研究具有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呈现出了鲜明的中国属性与中国印记,但也受西方有关话语体系研究的影响。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仍将快速发展,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学科建设、立足中国实际建设中国特色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2.
唯物史观目前主要用于定性地解释某些宏观政治问题,而其解释人类日常生活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解释力缺失已经成为新时代该理论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瓶颈”。无论从哪个方面去审视,生产方式在整个唯物史观体系中都具有不可置疑的核心地位,故应以生产方式为核心构建新的解释应用话语体系,这样做既体现对马克思主义原典的忠实捍卫,又能对传统理论解释体系中存在的疏漏加以完善,同时较好地弥补理论解释力不足的缺憾。近十年教学实践的开展和验证,使青年学生不但亲身体会到创新体系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而且有利于培育和塑造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对当前大力促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63.
王安忆的“三恋”及《岗上的世纪》以女性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大胆地展示了女性生命本真图景,感同身受地道出了属于女性自己的真实心声,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女性意识又不免染上了男权话语的色彩,形成了“双声”同构的两性话语共生的现象。本文主要从作品的结构安排、形象塑造、叙述策略等方面加以论述,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原因及对作者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貌在人们言语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以维持的基石。里奇发现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除遵守会话合作原则外,更经常遵守礼貌原则。我们可以运用间接法,模糊限制语和某些修辞手段等策略来恪守礼貌原则,这几种策略有一个共同点:不直接遣辞达意坦率直言,而要拐弯抹角委婉意会。此外,礼貌语言存在着级别差异,所以在应用这些策略时还要根据不同的话语内容、说话对象和说话场合来变更礼貌的级别程度。  相似文献   
65.
走向“被看”的美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传统美学走向当代形态、经历了多方面的变化的进展中,“看”的美学有着走向“被看”的因素,且经历一个由沉沦到解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66.
从新历史主义"文本是话语竞争、角力场所"理念入手,分析小说《嘉莉妹妹》文本内外话语博弈生态,即参与博弈的主要话语的内涵及其蕴含的等级关系;认为德莱塞在话语博弈过程中,出于维护自身身份利益的需要,对社会达尔文主义进行了重构,并采用暧昧的手法颠覆传统道德观,借以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暴力。  相似文献   
67.
平路从首部小说《玉米田之死》创作以来,其浓烈的台湾情结与政治关切贯彻始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涉及性别书写,在《行道天涯》《百龄笺》《何日君再来》《婆娑之岛》等小说中不断实现从私领域到公领域的跨越。《东方之东》中细腻挖掘女性空间、呈现女性不断书写的意义及描摹复杂的两性关系,通过故事、信件、简报、小说等不同形式的叙事话语,众声喧哗,在古与今的虚实交错中呈现性别关系、父子关系、台海关系等诸多复杂的纠葛,平路始终如一的台湾关怀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68.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中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话语呈现出“张扬个性但不显轻狂、追逐新潮但不失理性、趋向世俗化但不至媚俗”等特性,面对时代的变迁和青年教师话语特性的变化,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失真、失效、失时等困境问题。为此,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贴近现实生活、加强人文关怀、推进创新融合,以提高其真实性、真诚性与准确性,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日常叙事"主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生活化取向,在将日常观念与个体价值立场及生命意识全面开启的同时,也让文学对现实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贴近当下。但其中叙事与日常生活距离的消失、精神视野的萎缩及艺术创新的停滞也因此成为"日常叙事"难以摆脱的审美困境。从话语主题、叙事伦理及文本构建等角度来透视转型期作家认同与文学观念的互动和深刻变迁,对于提高文学审美品格、建立较为成熟的日常叙事伦理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和网络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革,网络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和话语传播的新型场域和重要阵地。当前,网络信息霸权、多元文化思潮、网络谣言、网络信息安全以及主流媒体跟进不力等挑战和困境,直接冲击着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有鉴于此,我们要抓住时代机遇及技术、资源和理论优势,在把握规律中不断探寻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路径。一方面,主流网络媒体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进一步打造意识形态话语的民族特质、现代特质、创新特质和人民特质,形成有说服力的理论作品,并不断推进意识形态话语的网络化;另一方面,强化制度建设,通过依法治网、丰富载体、创新形式、组建网军,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