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9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1620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246篇
人才学   731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1417篇
理论方法论   792篇
综合类   4575篇
社会学   2145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642篇
  2014年   930篇
  2013年   839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953篇
  2010年   756篇
  2009年   904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558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习惯上的印象是,政治理论课教师总是扳着面孔,不苟言笑,成因之一,政治理论课要灌输的是抽象的理性的知识,对许多教师而言,要摆脱先知先觉、全知全能的训导者形象,似乎是一道不可克服的难题。现实的情况是,时代在变,现代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特别是多媒体走进课堂,将引起教育的一场革命。我们的教育理论日益注重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的  相似文献   
62.
里查兹的互动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里查兹 (I .A .Richards,193 6)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某些评论的负面影响迟滞了隐喻学的。他首先提出说话人对同一符号往往给以不同指称 ,是使用者给词语以“意义”。在这个基础上 ,里查兹主张 ,隐喻对帮助理解高度有效 ,而隐喻的实质不仅仅是替代或是比较 ,更主要的是“互动”的观点 ,这成了当代隐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个理论包括如语言实质上是隐喻的、隐喻的两个方面———本体与喻源是互动的、以及共同点理论。本文也介绍其他学者对里查兹观点的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63.
这是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阶段总结。精心组织课内、课外活动,是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64.
五四时期 ,欧洲与亚洲之间、亚洲各国家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时 ,调和东西文化是欧洲和亚洲许多学者的共同期待。在亚洲 ,反应最强烈的是印度、日本和中国。印度和日本学者的呼应大大刺激了中国思想界 ,促使部分中国学者极力想找到中国在世界文化建设中的位置 ,而欧洲思想界的波动 ,则成为中国文化调和论者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5.
学习乐趣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动机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完美品格的重要因素。用新的教育理念,探究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寻找学习乐趣,激发学习动机,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6.
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一线教师积极探讨的现实问题。通过试题评价的变革,在数学试题中注意强化数学文化意识,融现实生活于数学试题中,在解题过程中体验数学魅力,是引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7.
文章阐述了新闻和广告的互动问题,从新闻和广告互动的意义、必要条件、典型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按照<广告法>的要求,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促进报业的发展,增强报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68.
69.
在PPM教学中,通过采用“小组、报告、讨论、点评”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方法的同时,其团结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70.
作者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成就动机理论结合化学教学实际 ,选取了 14种化学学习动机进行问卷调查 ,并进行总体统计分析和抽样统计分析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化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 ,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