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肖川 《新天地》2011,(8):I0001-I0001
何谓“真理”?这是每一个时代第一流的头脑都必然会回答的问题,因为这个概念集中表现着一个时代的人们如何认识世界和世界在他们眼中的图景。作为区别于“谬误”的“真理”,是一个学术界与大众都广泛使用的概念。  相似文献   
52.
文章简要地分析了中国古代逻辑学者对谬误产生的原因以及避免谬误的 方法的论述,古代逻辑学者的这些探索对于我们自觉地防止和纠正在日常思维中可能发生的谬误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3.
论真理所处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理的位置在哪里 ?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在谬误的对立极上。这种回答遵循的哲学原理是一分为二、两分法。1 982年春 ,我在哲学上倡导一分为三、三分法。在这种哲学原理的指导下 ,我将对真理所处的位置 ,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一、真理在中间斯大林曾经明确指出 :“真理在‘中间’ ,在右和左之间。”① 我认为 ,斯大林关于真理在中间的论断是极其深刻的。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说过两句名言 :“任何真理 ,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如老狄慈根所指出的那样 ) ,加以夸大 ,把它运用到实际所能应用的范围以外去 ,便可以弄到…  相似文献   
54.
先秦诸子对名、辞、说、辩诸思维形式可能产生的谬误所进行的分析研究 ,构成了先秦辩学体系中的谬误理论 ,并以此体现了熔铸于其中的求真、求治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5.
对汉布林挑战的多视角回应使得当代谬误理论呈现出多样态、多形式。逻辑、辩证法、认识论和修辞学等路向的谬误理论也有形形色色的具体形式。不过,当代占主导地位的谬误理论是荷兰范爱默伦的语用—辩证法的谬误理论和加拿大沃尔顿的新辩证法的谬误理论,前者将谬误限于批判性讨论的范畴,后者把谬误的边界拓展到各种对话类型。而伍兹于新世纪创立的认知经济的谬误理论与这两种主流谬误理论相比有三大优势:突破对话框架,突出推理行为;聚焦推理主体特性,强调谬误评估的理性标准;坚持多元主义,通过深化逻辑而深化谬误理论。  相似文献   
56.
摩尔认为"什么是善?"是伦理学的首要问题,他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善是一种不可定义的、独特的性质。在他看来,"善"是单纯的概念,因而不可分析,也就不可定义;"善"既不是自然性质,也不是形而上学性质,因而是独特的。摩尔进而认为,一旦把"善"定义为某种自然性质或形而上学性质,就犯了自然主义谬误,这一谬误可以由未决问题论证揭示出来。在这一系列论证中,摩尔开创性地使用了逻辑分析、概念分析、语言分析和心理分析等方法,但是因为这些方法的不成熟,摩尔在使用中也出现了错误和混乱。  相似文献   
57.
我们在媒体登载的评论、人文社科学者发表的论著或各界人士的私下议论中,常常听到对不合现行大多数人观念的性行为的极端情绪化的负面道德评判,并且这种评判经常伴随要求对此类性行为进行法律干预的呼吁。同时,我们也常常听到自以为“开明”的人士对此类性行为表示“宽容”,因为他们认为虽然此类性行为不合道德,但道德应与法律分开,应该让社会舆论与风俗习惯去解决道德问题,而不应该用法律的强制手段去解决。  相似文献   
58.
<正>团队精神使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形成了同一个封闭的小圈子,导致思想近亲繁殖的局面,难以接受不同意见,最终趋向于完美主义或过于乐观,而最终使决策脱离了现实王小波在《花刺子模信使问题》一文中说:中亚古国花刺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花刺子模的君王用一  相似文献   
59.
60.
本文结合“歧义谬误”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评述了黄展骥教授关于“歧义”和“歧义谬误”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