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0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1180篇
社会学   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雍仲"符号文化现象散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来,学界对“雍仲”符号的叙述有不少文章论著可资参考。根据笔者所掌握资料,国内对这一符号进行较全面研究、罗列资料较齐的论著当推王克林先生发表于《文博》杂志1995年第3期上的《“”图像符号源流考》一文。除王先生的这篇文章外,笔者在其他书刊杂志上也翻阅过一些材料,但都没有像王先生这篇文章内容全面,论证严谨。本文结合上述有关材料,尤其是结合反映于藏族文化中的有关这一符号的材料,拟对雍仲符号在藏族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一次尝试性的探索。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求得今后对这一符号较为客观真实的探讨与解读。…  相似文献   
22.
黄开发 《东岳论丛》2022,(7):31-40+191
《孤独者》的“我”告别魏连殳尸体的情节位于小说结尾处,过去的研究仅把它视为写实性的对一种悲剧后果的呈现。这其实是全篇点明主题的最主要象征,其原型来自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所写查拉图斯特拉背走绳演员的尸体下山。两个作品的情节模式高度相似,寓意结构相同。《孤独者》与《野草》中《影的告别》《墓碣文》等作品一样,都是把所表现人物的部分自我象征化,并且戏剧性地展开人物与自我化身之间的对话和潜对话。《孤独者》在艺术整体上有着安特莱夫式的写实与象征相调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3.
色彩的运用是一门学问,它在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人们首次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时,首先吸引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色彩,商品设计也不例外。在诸多的设计要素中,色彩要素最容易传达心  相似文献   
24.
穆旦从卞之琳的《鱼目集》和《慰劳信集》的发表,看到中国新诗“抒情”性质由情感到知性的转变,它最显著的特征是“五四以来的抒情成分的丧失”。他无法认同这一事实,提出了“新的抒情”(1940)这一口号。这是穆旦一次重要的诗学选择,此后“新的抒情”在“忠实于生活”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拓展,并在穆旦晚年的诗学追求中融入了新的原质,它体现出诗人的历史睿智及其美学认识的新高度,给中国新诗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弥足珍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5.
政治仪式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对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由各种权力关系所引发的合法性的构建或颠覆,都产生着巨大而隐蔽的影响.在各种政治仪式之权力策略的施行中,象征既是被激烈争夺的权威性资源,也是塑造和呈现政治文化及其价值理念的重要力量.更为关键的是,"仪式化"扩展了政治仪式的作用范畴、深化了政治仪式的影响程度,赋予各种实践活动以政治仪式的内涵和属性,通过对象征之多义性的控制,使整个政治生活空间成为一种象征权力网络.  相似文献   
26.
本文探讨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演述中的祭祀仪式和祭司活袍,认为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和活袍是演述得以完成的关键要素,仪式中的一系列事项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7.
本文探讨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演述中的祭祀仪式和祭司活袍,认为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和活袍是演述得以完成的关键要素,仪式中的一系列事项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8.
从文献记载看,古代白犬书写的意义指向比较复杂,总体来看表现为两大文化功能:一是用以祈福辟邪;二是象征怪异.白犬用来祈福辟邪,主要表现在祭祀祈禳、 豢养以辟邪和进入药理几个方面;而象征怪异这一文化现象,先是经过汉代谶纬叙事的发挥而广泛流布,后又进入志怪小说的精怪叙事,在后世形成了谶纬叙事与精怪叙事并存的故事形态."见白犬必有灾咎"这一言说模式得以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29.
生死是人性的试金石,在涉及生死问题时,大仁大义、苟且偷生等众生相便很快凸显出来,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可夫的《烈日灼人》与中国导演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便将人性的善或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两部影片在主题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即它们都表现了政治大背景下的个人命运的选择、爱情的脆弱以及人性的复杂。因此,将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来研究政治环境中的爱情和人性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0.
潘超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195-196
早在西周时期便有文献对牛郎、织女星的记载,到汉代逐渐形成了神话传说的故事框架和基本情节.本文通过对汉画像石中牛郎织女图像的分析研究,从图像的角度发掘牛郎织女题材在汉画像石表现的神话故事瞬间,研究其星象、人物、动物等具有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