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47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宋初诗坛为何崇尚晚唐,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是宋初诗人对晚唐这一概念的认定跟后人有所不同;二是对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没有从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上说明宋初与晚唐诗坛既相互承接又共同转折、完成唐诗向宋诗过渡的意义;四是忽视了宋初的社会政治现状和文化思想对宋诗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06年,清政府应意大利驻华使馆之邀,赴米兰参加米兰国际博览会.这次出洋赴赛活动,是首次由中国人自主完成的参加世界博览会事务.此次赴赛的成功,不但告别了由洋人把持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历史,更开创了博览会在晚清中国发展的新时代.因此,对1906年清政府参加米兰国际博览会事宜进行探讨和研究,不但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拟就笔者所掌握有关史料,对该会做一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并逐渐转向成人,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时期。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朝政治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持续的大规模征伐、对内实行各种兴利政策以及严刑峻法的酷吏政治,三者前后相续、迭为因果,构成了武帝政治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因此论及武帝晚年政策转折必须以这三者为主要考察对象。然而根据这个整体看《轮台诏》,以至整个武帝晚年的政治态势,都不能得出武帝对其政治方略有根本转折的打算,更没有转向守文即转向儒家政治的意向。武帝去世六年后的盐铁会议才真正开启了政策转折及守文的有力呼吁。而从进一步对武帝朝后的霍光主政时代诸项内外政治方针转换的详细考察中更可以看到对武帝统治方略的调整是一个缓慢、复杂的过程。我们既不可否认《轮台诏》有重民生的调整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政策转折,但也要看到其远未完成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5.
1979年7月的一天,壮观秀丽的黄山迎来了一位75岁的攀登者———邓小平。我清楚地记得,此时距离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刚过去半年多,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起步向前。在国务繁忙之际,能有机会攀登黄山奇峰,对他老人家来说,实在难得,也异乎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p是q,又/也不是q。“之类句式,探讨“但“类词嵌入的有关情况。文章分四个部分展开:(一)“然-否“式和“否-然“式;(二)“但“类词的嵌入;(三)两组统计分析;(四)三类复合判断。  相似文献   
17.
周熙明 《决策探索》2011,(20):12-13
文化究竞有多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此作了深刻的回答:“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未来文化建设的崭新思路,从而给未来中国社会长远的整体的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论语·述而》"文莫"句诠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文莫"二字为千古疑词.或以"文不"、"侔莫"释之,或以"疑辞"释之,各执一端,莫衷一是.本文认为"莫"字当为"其"字之讹,"文莫吾犹人也",即"文,则吾犹人也".  相似文献   
19.
语法学者对<诗经>中的虚词"言"字有多种解释,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不足.从语音、句法成分、译文解释等方面来看,这个"言"字实际上等于"焉"字.根据"言"字在<诗经>中所处位置的不同,一部分"言"作顺承连词,可译为"于是"、"就"等;一部分"言"作助词,为状语后缀,可译为"……的样子"."薄言"则应解释为"急忙地"或"急忙就",而不是作为一个发语词.  相似文献   
20.
<政治家>是柏拉图的政体思想从理想到现实、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方面,政治家的人治作为理想但不可实现的政体形式而存在;另一方面,法治得到了承认,被认为是人所能及范围内最优的选择.进而,柏拉图依据法律的有无以及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对现实政体进行了分类,并排出了从优到次的价值序列.柏拉图政体思想的这一转变不仅是其自身政体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而且对整个西方政体思想史的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