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6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07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72篇
人才学   7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11篇
理论方法论   142篇
综合类   1523篇
社会学   259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不动摇,关键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的不动摇。因此,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较稳定的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892.
荀子的德治思想内涵丰富、见解精辟,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精义主要体现为以政惠民、以德导民、以礼齐民等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893.
经过20多天的艰苦航行,“利川”轮终于抵达重庆下游5公里处的唐家沱。3月9日清晨起锚驶向重庆。在渝的英、美、日领事组织的中外人士,以及商会同仁上百人。乘数条木船前往迎接。重庆地方政府则派遣众船列队江中。张灯结彩等候——  相似文献   
894.
《经传释词》把“所”解释为“若”、为“可” ,如果仅从句法功能角度考察 ,结论自然正确 ,如果从篇章功能角度考虑 ,则还有很多不妥之处。并且认为 ,《经传释词》解释为“若”、“可”的“所” ,都可以用泛指指示代词来解释 ,它不仅具有句法上的功能 ,更具有篇章上的语义照应功能与标示主述位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5.
科学选用人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要选用好人才,必须要处理好"德"、"才"、"资"三者的关系,作为选用者,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尤其是政治道德素质,此外,要转变陈旧的用人观念.  相似文献   
896.
刘阿秀  冯磊 《现代交际》2024,(2):95-103+124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的论述。高等教育主客体被工具理性、传统文化和功绩社会等多重复杂因素影响,日益呈现出重价值轻理想、重结果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形式轻内容的功利化倾向。新时代,为了扭转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中国式现代化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结合,坚持文化育人和知识育人相结合,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坚持大思政和精准思政相结合,顺应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以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897.
《诗经·关雎》篇主旨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诗经》之首的《关雎》篇,历来为治《诗》者所重视.封建时代均解说其主旨为赞美“后妃之德”,但这一解说在现代颇遭非难.认为其系封建道德说教,故多不采信.本文从考察周初进一步强化父权制,扫荡母权制遗风,以建立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内容的宗法制度入手,结合历来对《关雎》文本训释的辨析,认为美“后妃之德”实为《关雎》篇主旨之正解,它深刻反映了殷周交替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98.
本文以心理语言学为视角,探讨信息分布与言语加工之间的关系,简析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在言语加工领域的应用,从而说明掌握信息分布规律能加速语言解码  相似文献   
899.
“大思政课”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个新兴议题,“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重要抓手。学术界对“大思政课”的关注大致经历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办’思政课”根本遵循的把握与坚持、“跟现实结合起来‘用’好‘大思政课’”善用之道的思考与探索、“坚持用心‘讲’好‘大思政课’大道理”本质追寻的挖掘与阐发以及“以全党全社会之力‘建’好‘大思政课’体系”的拓展与升华四个阶段。就“大思政课”的研究论域来看,主要包括必要性、核心要义、范畴关系、基本特征、原则方法与实践理路六个方面。虽然“大思政课”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深化与发展的空间。面向未来,学术界可以从深化核心要义研究、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推进体制机制研究与强化技术赋能研究四个维度对该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四个维度分别关乎“大思政课”的基础性、规范性、系统性与前沿性问题。  相似文献   
9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