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7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1篇 |
劳动科学 | 9篇 |
民族学 | 25篇 |
人才学 | 79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397篇 |
理论方法论 | 85篇 |
综合类 | 958篇 |
社会学 | 180篇 |
统计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54篇 |
2013年 | 147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36篇 |
2010年 | 116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183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曾永卫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1):94-97
工程伦理教育是塑造卓越工程师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基于现代工程伦理准则,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探析了当下工程伦理教育的基本内涵、现实意义、目标定位和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2.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专业以及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工程实践性强.针对本科化工原理课程特点,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83.
田筱鸿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79-83
沈从文作品的理想人格是在都市人生和乡村人生的对立中完成的。其理想人格蕴含着深厚的湘西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表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自然率真、 雄强张扬的审美理想, 这既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个性解放的思潮一脉相承的,也是作家试图以文学艺术的方式改良人性、改善人的生存状态, 重塑国民性格的审美追求的体现。 相似文献
84.
司法的“价值追求”是指国家设置司法活动所希望实现的最终目标,也是决定司法活动的根本观念、理念和评价标准,对司法裁判依据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清代大量州县判牍体现了清代基层司法的价值追求是:重视调解、息讼是求,通过司法实行社会教化,追求实质正义.这一价值追求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因素,对于今天的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5.
熊修雨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5):98-104
新时期寻根文学的民族化追求是新时期文学民族化意识高涨的结果和表现。内容、形式上多方面的民族化努力体现了民族化追求的成就,但其意义上的虚空和内容上的故事化、传奇化的走向,使寻根文学民族化追求走向了片面和形式。寻根文学对民族文化的“根”的夸张、放大式的集中写照,在充分展示民族化的同时,也导致了“后殖民主义文化景观”的出现,最终使得80年代中期中国作家的民族化追求走向了瓦解。 相似文献
86.
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沈从文的作品中不断出现对生命的沉思与对抽象的追求.人的生命的脆弱与有限,引发他的沉思.他主张,人必须具有"幻想或理想"的精神形态,要求索人生哲学,要确立生命的神性,要在艺术创造中寻求抽象之美,使生命从有限趋于无限.沈从文试图以文字符号,来追述、描摹幻觉中不脱离感性具体的美的抽象形式,其实验性作品<看虹录>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但这类抽象的追求,也会使沈从文原与卢梭同调的"自然状态"的浪漫审美取向被干扰与消解. 相似文献
87.
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的典型形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跃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121-126
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是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发展最为成熟和典型的阶段.东方各民族文学都产生了一批在文学史上占据显著地位的民族主义诗人、作家和理论家,他们的创作和理论活动,充分展现了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的共同原则和特征:反对殖民统治,高扬民族意识,要求民族独立的主题思想;功利性、现实性的审美追求;民族传统的弘扬与民族灵魂的呼唤. 相似文献
88.
胡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6):749-752
我国刑事审判的价值追求应是,一要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二要打击和惩罚犯罪,三要实现罪刑均衡,四要教育感化犯罪人。这样就会更高层次地提高我国刑事法治的整体水平,影响刑事司法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协调一致,并最终促进当代社会最为关注的目标———人权保障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9.
李延保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5):4-9
高校的人才人事工作,既要从时域的纵向上联系学校、社会的发展变化看不同阶段人才人事工作的特征和变化;又要从当代大学的使命上认识人才人事工作的深刻内涵和发展理念。因此,人才人事工作必须密切关注和配合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变化,适应时代进步的特征和需求;人事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应该是成为办事有心、处事有度、待人有情、通达全局、思考缜密的科学管理者;人才人事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应该是对人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对遵守规则的自觉。 相似文献
9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初探——兼论建设生态文明的双重终极目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克思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入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始终是把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作为自己的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这就是马克思学说与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的本来面目。探讨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使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可以确立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的重大发展。这种双重价值追求与取向,正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