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0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1304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164篇
人才学   200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4942篇
理论方法论   812篇
综合类   8291篇
社会学   939篇
统计学   15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880篇
  2013年   829篇
  2012年   985篇
  2011年   1065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1066篇
  2008年   1273篇
  2007年   1075篇
  2006年   974篇
  2005年   893篇
  2004年   936篇
  2003年   885篇
  2002年   897篇
  2001年   719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21.
张鸣 《领导文萃》2006,(9):122-126
在过去的时代,大家对读书人的道德要求,一般说来还是蛮高的,不过,如果一个人被视为名士,情形就变了,好像是有了某种行动的自由,别说出点格,就是荒唐一点,人们也以为当然。凡是名士,好像一齐约好了似的,大抵都将“特权”用在男女之事上,通过纵情声色,放浪形骸,来展示自己的名士风范,所谓自古名士尽风流是也。不过,做名士  相似文献   
822.
823.
以培养知耻感为先导加强荣辱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震  孟庆旺 《理论界》2006,1(9):12-13,43
知耻作为传统道德的基础性规范,对个人、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新时期荣辱观教育及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知耻的含义、作用以及如何培养知耻三个方面阐释了知耻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824.
中国社会变迁中道德法律关系的变化--以公共领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变迁引起道德—法律关系的重大变化。仅在公共领域,当利益矛盾直接而尖锐,主要须靠法律调节的情况下,自其表言之,道德和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一降、一升,道德的地位日益降低、作用逐渐减弱,从社会调控的前线退居二线;法律的地位日益上升,作用日益强化,进入社会调控的第一线。自其里言之,道德成其体、法律成其用。  相似文献   
825.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而道德和法律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我国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当前阶段,把道德法律化作为道德建设的首要方式,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同时,这种法律化又必须是有限度的,应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6.
人格面具与道德认同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面具是荣格提出的一种原型.人格面具有双重作用,是社会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基础,但是人格面具过分发达时,会压抑人格中的其它方面.人格面具的两种膨胀方式相应地在道德认同危机方面引起两种反应.人格整合与和谐为道德认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7.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力.道德是企业竞争力之核心.企业道德不仅引导企业发展的方向,而且是企业发展活力之所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戴蒙在他的著作《品格是一种竞争力》里提出的道德是企业成功的"最佳途径"、"最稳妥方式"等观点值得我国企业领导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28.
宪政民主制度下的公民不服从是当代政治哲学讨论的热点问题.讨论立足于三个问题:公民不服从问题的产生;它在实践中的具体特征;它是不是一项道德权利.现有民主制度的缺陷是公民不服从的理论根源.非暴力和自愿接受惩罚是它的两个重要特征.罗尔斯从契约论出发,主张公民不服从是公民向公共论坛提起申诉的一种道德权利.而法律实证主义者拉兹则主张,在他所说的自由国家里不存在源自一般政治参与权的公民不服从的权利,不服从只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参与.公民不服从可以引起社会的广泛思考,促进政治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829.
让法律权利趋向道德权利的正当性,并以此明确权利的道德性,是建构具有普遍伦理本质的权利体系的基础环节.道德权利没有使人走向道德善的功能,却是禁止道德恶产生的工具,因为它是人们追求利益的自由,是社会平等的前提和公权力的界限.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是异质性的存在,两者应当保持界限.道德权利对法律权利的价值范导以及它与法律权利的互释及其相对界划,使其发挥着为具有伦理普遍性的权利体系奠基的功能.在当今中国,道德权利的现实语境应为平等保护弱势群体的私权,此之为一种公共秩序意义上的正当,即一种人权.  相似文献   
830.
刘仁坤  刘兴华 《北方论丛》2006,9(3):107-112
孙中山站在时代高度,以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历史借鉴,从我国国情与社会现实出发,提出改善和塑造我国国民素质的理性思考和深邃见解,确切地反映出革命先行者的战略眼光和开阔视野。其所具有的认识价值及其实践意义,直到今天仍闪烁出诱人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