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6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6篇 |
人口学 | 15篇 |
丛书文集 | 46篇 |
理论方法论 | 10篇 |
综合类 | 110篇 |
社会学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
权雅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155-158
自屈原开始美文滥觞,情采之美成为中国文论的基本诉求之一。其以文章本身之"丽"为文学的价值所在,为评价文学优劣的主要依据,这意味着中国文学的第一次自觉。但是,后世辞赋等美文创作的文构性审美追求远胜于对思想内涵的重视,这与强大的政教文化传统存在冲突,因此历代文论家又从不同的立场不断反思着美文的虚丽性而强调文质并重。 相似文献
83.
涂光社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2):34-39
《文心雕龙》确有以“文章”(美文)为文学的观念,但“文学”仍与写作有不解之缘。古代文论中体现的是古代文人学士的文学观,重视学识和经验规范的传承。通过对所谓“采”、“美”、“文章”、“文学”等概念以及相关因素的考察,剖析美文的构成,评说美文文学观的理论意义。刘勰推崇“(心)宰”、“性灵”、“情志”的创造力。“心”美是人之灵慧和生命意义的体现,是“文”美的核心;学养能提升主体素质、“有助心力”,也是“文心”之美的一个构成因素。“文心雕龙”的题名意谓“美在文心”。认识其宗旨不仅是对刘勰文学观认识的深化,也有助于了解文学传统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艺术构思的角度对潘铭美文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点作初步探讨。文章认为:潘氏美文以人的精神情态为着眼点,以人情世态为聚光镜来看取社会、看取人生。潘氏美文特点注重社会文化批评,内容丰富,多样,文学色彩浓厚,语言独特,短小精悍 相似文献
85.
朱文斌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3):27-29
泰华作家郑若瑟对微型小说情有独钟且创作不辍.他一方面承袭华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以"情"字为核心或链条来毕现世间百态;一方面又具有现代商品意识的敏感,对转型期的泰华社会尤为关注.他的微型小说由于题材贴近现实生活,主题严肃、以情感人,避免了微型小说所忌讳的空洞无力轻飘等弊病,显示了微型小说快捷简练地捕捉世情众相,迅速有力地讽刺丑恶针砭时弊的文体优势. 相似文献
86.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代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丝》作为一份自由知识分子操持的文化周刊,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生长点。指认《语丝》为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代码,这不仅在于《语丝》作家禀具自觉的散文文体意识,其创作展呈了主体自主自由的现代性的精神内质,而且也因为《语丝》完整地建构了现代散文的格局——杂文与美文的写作表示着现代散文作家精神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向度与形态。 相似文献
87.
88.
一个"量力而行、相时而动"的图霸之君——郑庄公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历来对郑庄公多有讥评责难,这中间无疑存在着较大的认识偏见。实际上,郑庄公是春秋初年一位具有相当成熟的政治眼光和治国才能的杰出人物,他在一定程度上开启并体现着春秋初叶这一变革过渡时期的历史风貌;也正因为如此,郑庄公成为了《左传》作者正面肯定的对象。这不仅符合郑庄公的实际,而且也表现了《左传》作者作为一位具有进步历史观的历史家的眼光与卓识。 相似文献
89.
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郑伯奇是作为资深创造社作家和批评家投身左翼文化运动。为了加强文学对于民众的宣传和鼓动,郑伯奇借助革命文学的背景,率先开始了他的左翼戏剧活动。郑伯奇的《中国戏剧运动的进路》对当时正在兴起的左翼戏剧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上海艺术剧社和此后整个左翼剧运的行动指南。因此,郑伯奇及其《中国戏剧运动的进路》对于了解艺术剧社的戏剧主张,以及剧社在我国左翼戏剧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明清更迭,社会处于“天崩地解”之势。面对这一历史巨变,社会各层作出不同的回应。就知识界而言,为维护文化传统和矫挽晚明王学空疏之弊,“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取向一时成为潮流。在此潮流酝酿之下,礼学的兴起成为有清一代经学复兴的先导。其中,大儒张尔岐对《仪礼》所做的句读、考辨,以及对礼意的阐发,倡清代仪礼学之先声。张尔岐为学路向的确立,以及其对《仪礼》研究的疏理,奠定了他在礼学研究领域和在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