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回顾2009年“美丽新家园”都江堰龙池镇震后社区发展示范站共建项目,在全体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下,项目真正扎根四川农村,开始了帮助震后社区发展的新历程,项目与四川当地机构展开了广泛的合作,探索创建了“天官节”、“夏令营”等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82.
筱陈 《领导文萃》2009,(16):143-144
又一次走进都江堰,望着那潺潺而流的江水,思绪如同江水一般湍湍而流。历经2260多年而不衰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心头再一次泛起对李冰的景仰。在整个游览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鱼嘴”的选择和“深淘滩、低作堰”六字的治水经验。  相似文献   
83.
5·12汶川大地震已渐渐远去,但震灾给都江堰的孩子们带来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的创伤,需要专业人士的关怀和协助。复旦大学服务队所在的都江堰城北馨居祥园居住着1300名居民,约有四十五名青少年。经过复旦大学社工服务队前几批的工作,其中大多数青少年已经走出了地震的阴影,  相似文献   
84.
一道清流从大禹王景区的大禹像处缓缓流出,寓意“太一生水,文明之母”。清流在坛区中分为两股,朝向大台阶徐徐流行,流到底部又交融合一,并通过卵石堆成的“都江堰鱼嘴分水堤”,最终汇人流经绵魇小镇的岷江,彰显出华夏文明一脉相承的治水理念。  相似文献   
85.
目童 《老友》2012,(8):50-52
如果说岷江是一条碧波荡漾的锦带,那么青城山、和都江堰就是镶嵌在这条锦带上的两颗明珠。青城山背靠岷江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郭,处处藏幽纳翠,四季风光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6.
《领导工作研究》2001,(4):17-17
青城山与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青城山与都江堰,是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提名的。青城山位于灌县西南15公里,有山峰36座,宫观38个,风景名胜108处,有“青城天下幽”之誉。都江堰在灌县城西岷江上游,是我国古代创建的一项巨大水利工程,久已闻名中外。  相似文献   
87.
骆冰 《社会工作》2009,(1):9-10
为了有效学习万载、古丈、都江堰三地的经验,我们约请了两位社会工作处处长进行解读。刘石呈处长从如何学习三个典型的角度,谈了个人的观点;骆冰处长则以万栽社工模式与深圳社工模式相比较,对农村与城市社会工作的探索作了反思。  相似文献   
88.
重返都江堰     
2009年4月11日,上海市社工协会组织社工督导团来到都江堰,开始了由实务期转入督导期后的首次督导,我作为浦东社工服务队的督导,随团重返都江堰。自2008年6月上海社工服务团进入都江堰,到2009年1月16日撤离,上海社工与都江堰人共度了201个日夜。现在,我们又回来了。此时,距离服务团撤离已经3个月,距离我上一次离开,已有半年。  相似文献   
89.
秦堰楼是都江堰景区的制高点,依山而筑,飞檐跷角,很有些苍古,是观看都江堰全景的绝好地方。这里曾经是一个古观景台。据说,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和李冰。都曾在这里观察过水势,毛主席在1958年3月来到都江堰视察。也曾到过这个平台上,后来这里也被人们叫做“幸福台”。1992年,人们在观景台上修建了这座秦堰楼,让游客也可以登高望远。  相似文献   
90.
金婚已过,七旬老翁背着老伴逃生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的足球场上,老太婆李银芳端着一碗绿豆稀饭,筷子不停在碗里搅动,却始终没咽下一口。地震时,她受到惊吓,神智已经不太清楚了。老伴姜德福看着脸颊凹陷的妻子,满脸心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