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65篇 |
理论方法论 | 8篇 |
综合类 | 157篇 |
社会学 | 3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刘玉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本文从解读钱钟书的《窗》入手发掘这篇特殊的散文中包涵的美学思想。主要谈了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的实用性与美感性的关系、美的欣赏是人类的进步、美需鉴赏、艺术美的创作程序问题。钱先生认为“文评诗评,本无定体”,我们从散文中读出美学也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23.
诗与史--论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对诗、史关系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提出诗歌反映历史真实的三种方式可概括为写实、寄意、怀古.这表明钱钟书在肯定诗歌反映历史真实的同时更注重诗歌艺术想像与审美创造的能动作用.这一观点可视为诗歌反映历史有别于史书记载历史的本质特征,对于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的独立品格的确立在当时乃至今天仍有指导意义.同时,诗、史关系的研讨还标志着钱钟书的学术思路已由艺术赏析向文学研究多元化发展的新变. 相似文献
24.
《围城》是钱钟书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围城》的写作中多多少少的体现了他现实生活中一些原型清晰的轮廓,也印证着文学创作始终要坚持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实践,同时也反映着现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是通过了对于钱钟书创作《围城》之前即其35岁前后的人生经历的介绍与分析,联系他的《围城》文本信息来探讨《围城》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25.
一、通感智慧所谓"通感"就是对客观事物感觉时,人们的感觉互相沟通,把一种感觉转化成另一种感觉。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说: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等各个器官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含有温度,声音似乎含有形象,冷暖似乎含有重量,气味似乎含有锋芒。"通感"在文学中的存在,自钱钟书先生提出后,其在写作理论和实践中广泛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是中南大学文理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钱钟书的翻译理论与西语雅译》一书的序言。旷世奇才钱钟书不仅是著名散文家、小说家、文学研究家 ,而且也是誉满译界的翻译理论家与实践家。本文对其译论、译绩、译技及西语雅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9.
30.
钱钟书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有四个短篇,可谓篇篇精彩,而其中的<纪念>则尤为精致完美在洋洋万言的篇幅中,作者以近乎抒情散文的格调,丰富多彩,精微传神的心理描写,淡雅蕴籍的风格,描述了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一个颇具现代色彩的婚外恋故事,直至今天仍显示出高雅的艺术品味,不同流俗的审美品格和浓郁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