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1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37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217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8年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表明政策基调已经转向全面扩张,防通胀彻底让位于保增长。分析预测了宏观政策传导对大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经营利润、资产质量、流动性等产生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银行业应在政策调整这一过程中寻找新的业务发展方向,优化贷款和收入结构,对风险重新进行思考,银行业应加大国家宏观政策的研究,建立宏观经济变化的提前反应机制,强化监管等,从而应对政策调整对银行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2.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国内学术界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相关理论和评价体系研究的不足,将持续经营能力纳入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一并考量,进一步拓展了风险条件下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的内涵.同时,从资产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了新型的银行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并选取我国部分有代表性的银行机构,从资产质量、流动性状况、资产充足情况以及盈利方面与发达国家银行进行比较,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持续参与竞争的能力正在逐步接近国际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
我国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出现为农民创业、农户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但是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高负债经营等内在特点决定了其存在脆弱性;外部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也可能加剧其脆弱性。而银行业金融机构脆弱性的这种一般生成机制在作用于我国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时,又产生了进一步加剧的诱因。要保证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马克思认为,对银行来说最重要的始终是存款。这一论断对我国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对西方国家银行流动性提出严重挑战,银行业存款严重流失,为防止挤提对银行业安全造成致命打击,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2008年10月7日同意大幅提高各国对储户存款的最低担保额度,  相似文献   
45.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行政垄断的影响需要从宏观视角进行客观、全面、公允地分析.理论探讨表明,行政垄断的银行业通过筹资市场上的国家隐性担保和信贷市场上的关系型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发挥作用.实证分析通过引入宏观绩效指标,运用修正的SCP分析框架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行政垄断的银行业在经济转轨这一特定时期对宏观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以牺牲银行微观经营绩效为代价.为保持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行反行政垄断和促进竞争的政策.  相似文献   
46.
孙龙建 《天府新论》2008,13(2):60-63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在促进融资效率和加强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谁来监督主银行".研究表明,交叉持股和持债削弱了利益相关者控制风险的动机,存款人作为仅存的约束主体,很难有效约束银行.中国银行体系和监管体系与日本案例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和银行监管都是当前改革的侧重点,提高市场约束仍然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47.
作者系统梳理影子银行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实际,以期科学、准确界定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及其构成.从广义角度,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分为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和外部影子银行体系,并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测算进行了积极尝试.在理论分析和数据模拟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银行业稳定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和银行业稳定性之间呈现负相关且存在倒“U”型关系,即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存在适宜规模的阈值(或最优规模).从实际测算结果来看,中国内部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外部影子银行体系规模以及影子银行体系总规模在2000-2011年间基本都处于阈值以内,到2012年则全部超过其阈值,这表明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迅猛发展的弊端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48.
马岚 《创新》2017,11(5)
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在资金融通过程中,银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否实现与"一带一路"的有效对接,不仅关系到整个战略发展的全局,而且也与银行业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文章从"一带一路"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入手,将经典经济学理论引入研究范畴,结合沿线各国的实际情况,全面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对接"一带一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潜在机遇和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银行、证券、保险三行业因其业务特性不同,从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表现的特征也不同。各行业的风险管理既表现出针对主要风险、服从业务特征的共性,也表现出在具体管理技术、方法上的差异性。因此,三行业的监管导向及监管实践都存在着差异和侧重:银行业突出系统性、监管协调和对资产的监管;证券业强调监管对象的多层次性、监管的透明性和对业务的监管;保险业以承保风险为核心,突出母国鉴定和对负债的监管。  相似文献   
50.
税收负担影响中国银行业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银行业税负历史分析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引出"相对过重的税收负担对中国银行业经营绩效产生负效应"这一命题,进而利用中国13家商业银行1996-2006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优化中国银行业税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