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薅草锣鼓,又称打鼓歌、薅草山歌,是土家族地区一种伴随劳动生产、民歌与响器相结合的独特民歌表演艺术形式。2006年,薅草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后,进行了项目扩展,共计公布了由湖北、四川、江西3省8个县市申报的8个子项目。土家人在薅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进行集体劳动时,请民间艺人击鼓、敲锣、唱山歌,歌手面对薅草劳作者逐渐后退,边打、边唱、边舞。薅草众人则一边薅草一边和唱。 相似文献
32.
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所谓的“终身大事”只有一件,就是结婚。因此,为了尽人皆知,婚礼必需得锣鼓喧天,张扬排场。而近年来,完全有能力张扬却对结婚低调处理者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人,对自己的婚讯要么矢口否认,要么秘而不宣。这些被称为隐婚者的人,前脚迈进了婚姻的门槛,后脚仍留恋在单身生活里。“你觉得亮出已婚身份最常遇到的麻烦是什么?”在《中国新闻周刊》和新浪网联合进行的“隐婚调查”中,一半以上的人如此回答:异性对自己失去兴趣。这对不甘心退出单身生活的人来说,似乎有些悲伤意味。“得到了一棵树却可能失去整片森林。”虽然隐婚者各有各的理由,但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34.
万新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1):10-16
被称为土家族“民间交响乐”——建始丝弦锣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时代变迁,丝弦锣鼓现主要活跃于丧葬文化。若能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和改造,对促进土家族地区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3月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宣传月”,近日,河南省沁阳市西向镇农民用秧歌、腰鼓、快板、太极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宣传法律知识和平安建设内容,引发了群众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 相似文献
36.
民歌是一个地区民俗的活化石,它集中体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毫不夸张地说,民歌是采集天地之灵气,吸取日月之精华、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千百年来孕育的有晶体。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体会当地老百姓的社会心理,对民歌的解 相似文献
37.
正2014年3月12日一大早,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红烈村64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薅草锣鼓传承人、镇人大代表付吉佳,带着罗义新、向宏银、彭其昌等八名徒弟骑车来到设在镇上文化服务中心的薅草锣鼓传承基地。他们一进门,连口茶水都没沾,付吉佳就抄起大锣,招呼徒弟们开始练习,有板有眼地边敲边唱起土家农民早起下地劳作时常唱的薅草锣鼓山歌《露水号子》。他们是在加紧练习,为迎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来基地检查验收做准备。那豪放激越的锣鼓、古老的韵 相似文献
38.
39.
黄怡 《市场瞭望(下半月)》2008,(2):17-17
每个人关于听的口味各适其式,因为声音其实也是有酸甜苦辣的,亦部不乏爱好者。听觉习惯是美是丑,皆无所谓。这就好比一场大戏,上场灯还未亮起来,台下万众一心,只等侧耳倾听那一刻的锣鼓喧嚣。生活其实没有主题曲,艺文之事也只在花影憧憧间摇曳。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