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17篇
社会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的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国拉康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的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发展,他本着使精神分析哲学化的初衷,提出了带有结构主义色彩的新构架。其关键概念是镜像阶段,使精神分析的自我概念从儿童心理学方面得到补充,成为有个性历史过程的概念。他在自我想象、现实之间建立了结构分析模式,把符号学的原理用于精神分析,创建了独特的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  相似文献   
72.
本文围绕镜像势对双势垒共振隧穿系统电流—电压特性的影响作了系统的分析探讨,并在考虑和不考虑像势影响的两种情况下对该特性作了计算比较。结果清楚显示镜像势对具较大介电性能差别的系统之电流—电压曲线会引起明显的峰的漂移,从而说明镜像势对这类系统器件性能的影响不应忽略  相似文献   
73.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术史和美学研究中的“移情”与“模仿”机制在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推进中,就存在着忽略文化历史具体性的问题。在多元知识视域中,探索人类的生物存在和文化存在之间相互接合的复杂层次和中间阶段,避免单纯的社会生物学、文化生物学的一元化结论,既是当前部分学者的主要尝试,也构成未来美学和艺术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4.
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哲学基础预设了经典理论与实在之间的镜像关系.这种关系蕴含了两个基本假设:其一,科学理论的可靠性与实在性假设;其二,科学方法与科学仪器的有效性与客观性假设.这种观点曾受到马赫、彭加勒和迪昂等人的质疑,却得到了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的支持.相对论力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关系.量子力学的产生对此提出的挑战是颠覆性的和空前的.量子理论是依赖于测量条件的理论,它与实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整体性的模拟关系.模拟的过程是主客观统一的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不再是对实在的直接描述,而是在特定的模型框架内谈论实在或理解实在.谈论实在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实在的认知内容的表达,对实在机理的间接模拟,不是对实在本身的直接断言,也不是对实在行为变化的镜像表达.这种观点不需要我们放弃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有可能使我们认识实在的直觉与追求,而是承认,科学认知过程中存在的辩护等修辞因素也是对科学真理的探索、辩明与阐释.这是一种介于僵化的经典实在论与多元的相对主义视野之间的一种中间领域的语境认识论.  相似文献   
75.
沈从文的创作对近代湖南镜像有充分的动态描绘。社会变革带来家族镜像的变形,凸现出家族命运的变化、家族内部的分化;社会思潮则裹挟着湖南人前行,引发世风转变与心理嬗变,导致人性的变异与价值立场的错位。家族分化、世风转变等带来社会阶层的重构,促成人的社会角色转换,进而打破彼此的身份疆界,发生身份置换。凡此种种,皆是文化冲突使然。这是湖南镜像在近现代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也是最能够凸显沈从文创作特色的所在。  相似文献   
76.
在精神分析理论正式引入电影理论之后,无论是导演还是影评人纷纷踏上了这条全新的探索之路。克里斯汀·麦茨作为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其对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借重也为众多研究者研究该类型电影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角度,这对以镜像理论为基准拍摄的诸多影片来说无疑具有启发性与研究方面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近现代中国古典医学的阐释与古典医学的本来面貌之间有一定差异.在西学东渐和科学主义深入人心背景下,即便是古典医学的拥护者也在不自觉中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巨大影响,从而形成了如此的思维模式:在对西医强大压力进行反弹的时候,传统医界实际上是在照着西医的样式反复阐明自身的“科学性”,在站到西医对面的同时也成为其映像.对待所谓迷信问题时除了有简单的回避之外还有从心理学等角度出发所做的“科学解释”,讨论者即便意见完全相左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以西医为标准衡量古典医学.民众心目中“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观念一方面是对西医快速疗效的承认,一方面是对中医价值的重新阐释.近百余年来国人对于中国古代手术的重新审视也可以反映这样的问题,面对西学的侵迫,中医界不仅有迎合或回避,也有信心的重建,一旦其中有与近代医学理念相契合的个案,往往就成为中国传统医学成就的象征和骄傲.由不相信其真实性到骄傲弘扬,国人近二千年来对待华佗外科手术的态度是一个典型例证.在医学分科、药典问题上也可看到西学影响的痕迹,无论是强调中国分科之古老,还是强调《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其实都在有意无意以西学为衡量标准,并且“套用”了西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78.
艾德娜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中篇小说《觉醒》中的女主人公,她原本过着常人眼里幸福的生活,但有着双重性格的艾德娜却在传统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缺口,即她自身的需求和欲望,并以此为契机,上演了一出离经叛道、追求自我的凄美好戏。该文试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入手,解读艾德娜是如何从自我的完全缺失、构建伪自我、打破自我的虚伪本质直至幻想回归到"镜像阶段"以前的"前俄狄浦斯阶段"的艰辛历程。尽管艾德娜最终无法忍受作为"他者"的自我的压抑和控制而葬身大海,似乎验证了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论,但我们无需如此悲观,而应将艾德娜的死解读为一种超然的解脱,是对父权凝视下女性主体不在场的彻底反抗。  相似文献   
79.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经济理性与城市文明追求中,农民工"向城求生"成为了时代主题,但在农民工影像塑造与"后现代"称谓的背后,农民工被"看"与被"说"的权力眼睛与权力话语无处不在。在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结构中,农民工文化身份得以揭示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农民工文化身份的遮蔽。  相似文献   
80.
随着对社会认知的脑与神经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社会脑概念的提出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都使得社会认知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争论。在神经科学领域内有关社会认知的主要发现与新近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得以产生。该假说认为,大脑中至少存在两套机制来完成对于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第一套机制是基于大脑镜像匹配系统的研究提出的——具身模仿(embodied simulation);第二套机制即传统心理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心智化能力”(mentalizing)。该机制存在的证据除了传统心理理论领域中行为研究论据之外,更多的来自于与具身模仿系统相悖的实验研究。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