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3 毫秒
31.
通过介绍国内外关注的安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发展现状,研究了对中国正兴起的安全社区建设与规划有借鉴的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32.
晚清时期灾荒频发,郑观应认识到灾荒主要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他积极寻找防灾备荒之策。他主张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治理水旱灾害,建立银行保险机关,提高社会抗灾能力,这些举措体现了西方近代文明特征。  相似文献   
33.
34.
《领导决策信息》2014,(45):14-14
正作为防灾减灾工作"最后一公里"的灾害信息员不仅是灾情信息的重要提供者,也是抗灾救灾前线的重要力量。虽然灾害信息员在我国防灾救灾体系中发挥的基础作用已经成为共识,然而,现实中做好这项工作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对此,《中国社会报》11月3日头版头条以《稳定性与专业性:灾害信息员建设亟须破题》为题聚焦如何提高灾害信息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35.
<正>建始地处鄂西南山区,国土面积2660平方公里,人口52万,下辖10个乡镇,411个村,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十一五"期间,我县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81亿元,占同期GDP的6.78%。为落实"未灾先防、闻灾先动、受灾先救"的要求,2013年,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以创建山区减灾救灾工作示范县为载体,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面提升综合减灾救灾能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一、立足"四个同步",建立减灾救灾体系  相似文献   
36.
去年两会,上会的大多数记者捕捉到了这样一个细节:两会代表、委员乘坐的车辆不再是一路绿灯,社会车辆可以和代表车辆同时行驶。新一届中央领导人上任伊始,全国人民就感受到了新班底的执政风格。高层的示范起了带头作用,今年纷纷闭幕的各地两会,也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工作上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37.
胡蓉 《决策探索》2010,(24):28-29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面临的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防灾减灾开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加强城市与农村减灾能力建设纳入了国家发展规划,但总体上我国目前防灾抗灾力量比较薄弱,广大农村地区的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38.
《决策导刊》2010,(9):50-50,F0003
近年来,城口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把防灾减灾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决议精神,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实现了“五个到位”(思想意识到位、工作责任到位、防灾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39.
在介绍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学特征基础上,以山地城市——长寿区为例,基于自然环境、城市布局、空间形态的特点,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概括其绿地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依据景观生态及生态规划的原理与方法,对本区域绿地系统进行防灾减灾规划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台风防御是一项科学—社会系统工程。该文通过总结多年的台风防御经验,对专家预报、政府协调、社会配合在防御台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归纳,提出只有充分发挥专家、政府、社会三者在防御台风中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轻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