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06篇 |
免费 | 105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7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52篇 |
人才学 | 35篇 |
丛书文集 | 763篇 |
理论方法论 | 83篇 |
综合类 | 3100篇 |
社会学 | 175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94篇 |
2020年 | 94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89篇 |
2015年 | 152篇 |
2014年 | 262篇 |
2013年 | 291篇 |
2012年 | 332篇 |
2011年 | 392篇 |
2010年 | 363篇 |
2009年 | 377篇 |
2008年 | 316篇 |
2007年 | 274篇 |
2006年 | 227篇 |
2005年 | 181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王斯妮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45-147
探讨了英汉隐喻的文化内涵问题。通过探寻英汉隐喻受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蕴涵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揭示出隐喻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也由此透视出语言与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里查兹的互动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壮麟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1):50-54
里查兹 (I .A .Richards,193 6)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某些评论的负面影响迟滞了隐喻学的。他首先提出说话人对同一符号往往给以不同指称 ,是使用者给词语以“意义”。在这个基础上 ,里查兹主张 ,隐喻对帮助理解高度有效 ,而隐喻的实质不仅仅是替代或是比较 ,更主要的是“互动”的观点 ,这成了当代隐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个理论包括如语言实质上是隐喻的、隐喻的两个方面———本体与喻源是互动的、以及共同点理论。本文也介绍其他学者对里查兹观点的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4.
邱艳红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48-150
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修辞格的特征分析,比较了英语和汉语在明喻、隐喻、借代、反复等方面的差异,阐释了英汉翻译中运用修辞格的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在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学习行为及知识积累问题进行简单考察的基础上,采用系统隐喻方法,建议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不同阶段或实施不同的系统时应采用不同的隐喻(机器隐喻、有机体隐喻或神经控制隐喻)。并基于有机体隐喻构建了一个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微观层面的学习模型,包括经验环与应用环。针对信息化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应用系统给出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及知识转移方式。 相似文献
7.
8.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76-81
文章以英国《卫报》中有关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23篇新闻报道为语料,建立小型语料库,运用语法隐喻理论,以费尔克劳夫的话语三维模式为分析工具,探究"他塑"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如何通过话语被构建的,对英国媒体中有关中国的报道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析,旨在为中国及时纠正外媒的主观偏见报道、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吴淑琼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36-142
文章基于语料库考察了"名词+量度反义形容词"构式的构件成分和构式意义.研究发现:该构式是一个主观游移量构式,表示以名词为参照点在反义词所指量级上浮动的游移量;基于BCC语料库的统计分析表明,该构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量度反义形容词是"大小",后面依次是"粗细""长短""厚薄"和"宽窄";构式中的名词具有感知上的完整性、心理...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