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2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2篇
人才学   35篇
丛书文集   763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3100篇
社会学   17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鱼腩”是近几年新闻媒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 ,本文解释了“鱼腩”的意义 ,从汉语的开放性和民族文化心理角度揭示了该词的来源 ,并对它在实际中的使用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对演说名篇--John F.Kennedy的就职演说(Inaugural Address)进行文体分析,探讨了这篇演说词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这篇作品的文体特点不仅对英语的演讲词写作及演讲技巧的研究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我们的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3.
探讨了英汉隐喻的文化内涵问题。通过探寻英汉隐喻受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蕴涵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揭示出隐喻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也由此透视出语言与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4.
隐喻是语言现象,也是思维现象,还是文化现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体验是隐喻的基础;同时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工具,隐喻又具有文化性。因此。了解隐喻的认知基础及其文化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使用它。  相似文献   
115.
自然语言的隐喻性特征普遍地受到重视。语境、语义冲突的存在使隐喻的理解更为复杂。因此,在一定的语境中把握词汇的创造性应用以及语义的冲突性特征是隐喻理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6.
文章以英国《卫报》中有关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23篇新闻报道为语料,建立小型语料库,运用语法隐喻理论,以费尔克劳夫的话语三维模式为分析工具,探究"他塑"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如何通过话语被构建的,对英国媒体中有关中国的报道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析,旨在为中国及时纠正外媒的主观偏见报道、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7.
118.
汤因比历史形态学的核心是文明-有机体隐喻.文明-有机体隐喻是把有机体的常用语应用于文明,对文明的特征进行选择、强调、隐匿和组织.如有机体一样,文明是具有时空界限的单位,它也经常被分为不同的品种,它能够对刺激产生反应.它有着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周期性.不同文明有机体之间有着亲体-子体的关系.它是各个部分密切联系的整体,具有系统性.当汤因比把有机体的这些特征赋予文明、阐述文明时,这种隐喻方式也隐含着各种不足.  相似文献   
119.
陈寅恪南下岭表,在政治上象征着他不仅对中共不信任,而且对国民党失望。在文化上则隐喻着他在祖、父两辈先人之卓绝人格的影响下想成为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一方面承先哲之统绪,示来者以轨则,另一方面尊崇气节,贬斥势利,以转移一代世风。而陈寅恪南下岭表则主要受国共两党划江而治、陈序经个人魅力及抗战末期在燕京大学所受良好照顾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0.
通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言系统中的词义特征,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生理或者心理现象,而与隐喻一样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本文从视、听、嗅、味、触五大感官分类对英、法、汉三语中若干相互对应的词汇和短句通感现象进行了分析,以证明通感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并在分析对比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语言通感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