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9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管理学   3472篇
劳动科学   154篇
民族学   297篇
人才学   897篇
人口学   151篇
丛书文集   3467篇
理论方法论   676篇
综合类   9241篇
社会学   1924篇
统计学   524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472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584篇
  2020年   550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2022篇
  2013年   1287篇
  2012年   1398篇
  2011年   1424篇
  2010年   1277篇
  2009年   1457篇
  2008年   1564篇
  2007年   1103篇
  2006年   854篇
  2005年   838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617篇
  2002年   496篇
  2001年   562篇
  2000年   457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呈现出技术间断或技术不连续变化加快、全球竞争、知识经济凸显等特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大量突破性(或破坏性、不连续性)技术的出现,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主要由突破性技术引起的快速变化的环境,突破性创新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理论与实践表明,突破性创新与隐性知识创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3.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科普要促进打破知识能力不足这一制约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就需要树立大科普思想,加强科普与教育、培训的结合,促进科技交流合作,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科普投入,促进落实基本公共科技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84.
苏格拉底从培养个人道德出发来阐释正义,寻求德性在实践上与生活的内在一致性;他以美德为知识,把德性因素注入到正义观念之中,赋予正义内在伦理性的内涵,从德性和智性中来寻求把握,通过个人自制伦理的方式获取正义,并以法的形式维护正义。  相似文献   
85.
86.
共同体的承认是知识生产的根本动力,在西方期刊承认乃共同体承认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术人努力生产、发表创新性的知识以赢得共同体的承认.然而在我国,量化考评下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人的真正认同,已非共同体承认的一部分,学术人生产知识主要是为了取得形式化的期刊承认以满足各种实用性的目的,而非生产出创新性的知识以赢得实质性的共同体承认,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的失灵.为了化解两者之间矛盾,我们一方面应使同行评议机制在各种学术评价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学术期刊的匿名评审制度,以弥合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之间的断裂,从而真正激励学术知识的生产.  相似文献   
87.
88.
益众 《理论界》2011,(1):217+1
如何把握一个知识域的结构与演变,对置身于当今信息社会的我们,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广泛而迫切的重大课题。科学知识图谱便是帮助我们获取知识,并防止迷失在信息海洋中的最新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希望读者能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  相似文献   
89.
清客、帮闲,别称篾片、帮身、帮客、笏板(或作忽板)、蛤蜊、陪堂(或作陪宾)、老白赏,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四公子门下的门客,以及唐宋时期的妙客、闲人。在明清两代,清客、帮闲属于特殊的下层知识人群体,亦即无赖知识人,是商业化、城市化与科举制度的产物。清客、帮闲均属职业游士。然两相比较,尚有细微差别:前者凭借的是文学及书法、绘画才艺,在官宦人家帮闲;而后者则凭借自己的技艺,陪大老官及富家子弟宿娼、饮酒、赌博、唱曲,从中凑趣。  相似文献   
90.
一、引言目前在世界上被公认的比较受推崇的教学法有Victor的直接教学法、Fries的视听法、Gettegro的默教法、Georgi Hozarov的暗示法、Asher的全身心反应教学法等。可以说这些教学法的任何一种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长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