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7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62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41.
隐逸诗人王绩一生处于政治边缘,诗坛边缘:其在隋唐易代之际,选择了一种边缘的、非主流的生活方式--弃官去职,回归田园;生活态度、生存方式既与时代主流价值观念格格不入,诗歌创作也随之不和时宜:以其冷静描画的山水田园诗在初唐一片热闹的宫廷赞歌声中孑孑独立于诗坛的边缘.  相似文献   
42.
论"希真体"     
朱敦儒的词有着非常突出的个性特征,世人称之为"希真体"或"樵歌体".他的这种词风是通过苏轼这个中介,以白居易闲适诗的诗歌精神为旨归而形成的一种似苏更似白的词体特征.这种风格特征在南渡以后许多词人皆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尤以朱敦儒最具代表,究其原因是诗化与隐逸精神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抒写避世之志与山林之趣构成了《天籁集》贯穿始终的主旋律。白朴对隐逸的选择,不存在以此表示民族气节和欲仕无门的问题,导致这一选择的最根本的原因当是其思想中的历史幻灭感及与此相联系的人生悲剧观。其幼年经乱失母的遭际对其人生价值的取向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引来后世众多的次韵效体之作,其中最为奇特的一例,当属出于海东女子徐氏(1753—1823)之手的《次归去来辞》。因为这样的题目通常为反省仕宦经历的男性诗人所染翰,在仕途之外的古代女子则极少尝试。徐氏向往隐逸而又笃于人伦,这使其笔下的“归去”图景既清气袭人,又饶益亲情,在步趋陶赋中自显特色。作为异域女子,她在观照和汲取中国隐逸思想的资源时,把退隐之道与保家安邦的理念加以调和,反映了儒道两家思想的一种生活化的交汇形态。将徐氏置于中韩女性与隐逸文化的结缘历程中,不难看出女性发挥隐逸价值观的相应的思想空间。  相似文献   
45.
北宋西蜀隐逸诗人张俞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俞是活动于北宋仁宗朝的一位德行、文学皆著名的隐士 ,对宋代巴蜀文学乃至宋代文学颇有贡献 ,但学术界似乎还无人对他进行过专题研究。文章略考张俞事迹、交游、著作 ,并试论其文学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46.
有论者以六朝为词之滥觞,是由于梁陈宫体诗为宫廷文化的产物,而唐词之兴也与宫廷文化相关,由君臣宴饮到内宫生活,产生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最初之词。中唐词开始涉及边塞文化与贬谪文化,张志和所作则是隐逸文化的体现,而王建的词可见中唐的三元文化构建,尤其表现出上接宫廷文化,下开士大夫文化的特点。中唐词人中,刘禹锡、白居易作品最多,除创调意义外,他们所作更在贬谪与闲适二义上,体现了士大夫文化在词中的转换、发展,闲适中饶感伤更是南唐、北宋士大夫词以“闲情”为大端的肇始。  相似文献   
47.
李殉作为花间词人,其作品内容及呈现风格与话间词派相比有较大差异,自成一体,尤其是他在乡土词及隐选词创作方面,拓宽了词创作的题材领域,具有明显的广泛性和创新性,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8.
王维与追求诗境明秀之美的其他盛唐诗人,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由早期的巧为形似之言,变为兴象玲珑的意境创造。王维擅长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孟浩然则在写澄淡纯净的水乡景色方面更胜一筹;以王、盂为中心,形成了诗风相近的盛唐山水诗派。他的诗歌创作,受隐逸之风和禅宗思想的影响较大,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与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神会于物.超入禅境,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幽深,有一种冲淡空灵的缥缈神韵。被视为古代山水诗创作的正宗  相似文献   
49.
本文着重探讨了先秦文学作品中隐逸情结对于后世社会思想和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自身具有的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并对先秦文学中隐逸情结在现当代的意义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50.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是个人理想被黑暗的社会现实击碎而破灭的产物.其主要价值在于,揭露和鞭笞了黑暗的元代社会现实,反映了知识分子落魄的窘境与被压抑而不满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