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2篇 |
人才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30篇 |
理论方法论 | 3篇 |
综合类 | 44篇 |
社会学 | 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21.
明清以来对清官的道德品质与行政能力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看法 ,特别是清初康、雍、乾诸帝在心里鄙薄清官 ,认为清官道德操守虽好 ,但行政能力平庸 ,在官员的任用上尚能而不重德。但表面上又褒扬、奖掖甚至包庇、纵容清官。清官是官场道德之标的 ,具有政治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22.
23.
提解耗羡,又称耗羡归公,是雍正年间推行的有关地方财政制度与地方文职官员薪俸制度的重大改革.江西省在贯彻提解耗羡精神于本省时,多有从省情出发的创造,其经验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4.
论雍正、乾隆时期汛塘制度在云南的发展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树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112-116
经过雍正、乾隆时期对兵防的二次调整,云南的汛塘制度有了较大变化:分布于汛塘的绿营兵成为整个绿营兵的主要部分,汛塘、汛塘兵丁都由清初的以云南腹里发达地区为分布中心,向着腹里发达地区、腹里欠发达地区、边疆地区均衡分布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乾隆三十五年后以边疆地区为分布重心的态势。这一变化,标志着清王朝对云南的统治已深入到了边疆和山区,极大地促进了云南,尤其是边疆和山区的经济开发、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25.
80年代以来 ,中国当代历史剧的创作一直是佳作频出 ,在创作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不断有新的突破 ,积淀了丰富的创作经验。《雍正王朝》成功地继承了这些成果并焕发出新的美学风格 ,在历史剧创作流程中具有某种总结性意义。表现出当代历史剧的创作特色 :一、还原与重构的对立统一 ;二、历史剧话语精神的当代性与文化性 ;三、以人写史 ,以史托人 ,人性的立体化展现 ;四、悬念魅力与性格魅力的交相辉映 ;五、电视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运用 相似文献
26.
本文根据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满文档案和地方民族史资料,认为当今黑龙江省的柯尔克孜人,是清代雍正十一年,从今蒙古国特斯河流域迁至齐齐哈尔的吉尔吉斯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27.
年羹尧虽以武立功,但本身颇具才识,不到30岁便获康熙赏识提拔,成为封疆大吏。雍正继位之初,在清朝的统治集团中很孤立,年羹尧等人给予了雍正决定性的支持。雍正继位后对年羹尧怀有感激之情,印象极佳,视为恩人。胜利面前,年羹尧志得意满,本该不忘初心,竭力图报,善始善终,但他擅作威福、无人臣礼,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贪婪僭越、授人以柄,逐渐失去了敬畏之心,最终招来雍正的警觉,以致升职却败身。因此,领导干部要避免舍本逐末、心比天高、排除异己、集权僭越、虚名实祸、未跑先飞等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28.
改土归流应置于当时的社会情境之下,作为社会治理措施之一来认识。基于对鲁魁山自然人文的考察,结合档案文献,梳理鲁魁山之乱与清雍正时期改土归流之间的关系。鲁魁山区域作为明末清初期间长期动乱的区域,康熙中期的招抚未解决鲁魁山之乱。雍正初年在高其倬的主导下决定根绝鲁魁山之乱。鲁魁山之乱的残余势力进入滇西南土司区域,使高其倬决定对威远州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作为鲁魁山之乱善后措施提出的,随后被推广到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29.
罗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6):77-84
南渭州为明清时期永顺宣慰司所属的一个土州,是现今世界文化遗产“土司遗址”老司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申遗”时期的田野调查中,新发现了雍正四年(1726)的芷州衙署修葺碑、土司彭应麒墓碑以及南渭州、芷州土司家谱等文物与史料。经研究发现,南渭州治并非始设于今南渭村,而是先设于芷州,其后往返于南渭州、芷州两地;南渭州土司世系应为14代18任。新结论对原有的南渭州土司研究成果作了一定的补充和纠正。 相似文献
30.
惠士奇“罚修镇江城”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士奇“罚修镇江城”一事,传文记载甚略。今据相关史料稽考此事来龙去脉,并通过士奇广东学政任内政绩的再考核,驳斥雍正对士奇的不实评价,再将此事置于雍正初期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雍正治国用人策略下,蠡测雍正“龙颜大怒”之缘由。“罚修镇江城”为惠门一大厄,对乾嘉汉学吴派的形成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