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406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209篇
人口学   99篇
丛书文集   625篇
理论方法论   342篇
综合类   1906篇
社会学   1399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丹枫 《女性天地》2006,(12):54-55
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因素,使很多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不愿意求助于心理医生。有一些人虽然希望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但又常常为如何与心理医生沟通而犯难。  相似文献   
62.
陈琳是一个漂亮而率性的郑州女孩,2000年从师范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去西部“支教”。因对心理学很着迷,其间她研读了大量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堪称“半个心理专家”。2003年8月,陈琳支教回来,因新工作一时无着落,便经常上网和大学校友们聊聊天。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过把瘾就死”的小女孩。随着聊天的不断深入,一天,小姑娘终于对陈琳敞开心扉,向她诉说了自己的困惑:“上小学六年级时,我就有了初吻,初三暑假时,和男同学发生了第一次性行为。我现在读高一,他读高二。我再也不想上学了,我想让他带我私奔,玩够了,就一起去死……”一个15岁的花季少女竟说出这段话!陈琳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来,她一时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原来,小女孩在学校时书包里掉出过一盒避孕套,因此被全班同学嘲笑,老师还要求她的家长到学校。“妈妈知道这事非得打死我,所以我只有逃学……”那一刻,陈琳的直觉就是“我必须阻止她!否则,不幸的不仅仅是女孩自己,还有那个男  相似文献   
63.
青少年自我尊重心理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的自尊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因而倍受心理学的关注。研究指出 ,青少年自尊的形成受家庭养育方式等早期经验、青春期的成长与身体形象、个人效能感、青少年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以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从工作、学习到娱乐,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都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这一切都给正在处于认识能力低、情绪不稳定、心理与生理不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困惑与迷茫.而传统的思想教育显得空洞乏味,失去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面对现状无法担负起这时代的重任.为了使青少年思想教育回归生活,立足于普世中的价值,本文就青少年思想教育存在的现状及其出路,提出了一些浅略的见解.  相似文献   
65.
感恩意识缺失是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处于弱势境地的青少年极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和情绪。致使他们感恩意识的缺失。这一问题的成因又是由体制、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构成。因此,国家和社会有必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来予以应对,最终唤醒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感恩意识,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66.
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常常使教师和家长表现出难以应对的困惑,以致使他们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便值得我们正视和探讨。本文阐明了逆反心理的本质,指出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种种体现,论述了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7.
铸牢儿童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根基性工程。儿童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是基于生理基础并超越基因遗传,在家庭养育关系和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共同作用下而建构起来的复合观念。基于对个体民族认同发展的过程、内容及与社会环境互动特征的分析,文章提出家庭是人价值观的生发之源,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建构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力量来源。家校共育要拓宽培育的目标对象和时空范围,加强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和共同性,建构协同共育的生态安全网,创造儿童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8.
心理健康素养在推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表现在心理健康素养可以修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断层现象,从内在激发学校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生力,从外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素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点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抓住心理健康素养的关键期,适时开展心理健康素养提升项目;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将心理健康素养融入学校的常态化工作;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健康素养的具体内容;以心理健康素养为抓手,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全方位提升;以师生心理健康素养为原点,辐射提升周边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  相似文献   
69.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立法表达上适时地补足了法律规定的短板,回应了时代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各利益攸关方对共同问题的认知和反思不足、缺乏周期性评估和体系的再评估制度构建、“不确定性”导致激励不足、未成年人差异化特征难以类别化应对等问题。应回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建立有利于各方主体积极参与的合作治理机制,通过循环反馈、动态调整的学习过程,建设基于共识的评估激励机制和基于多元治理网络的动态学习机制,协调各主体的合作行为,以破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多元治理实施等难题。  相似文献   
70.
网络丧文化是折射当代青少年心态和境遇的一面镜子,其中裹挟的负面情绪是网络时代值得关切的传播症候。网络负面情绪的兴起,是阶层固化导致的生存困境和时代变迁带来的社交孤独而引发的一场亚文化实践。在媒介技术的加持下,这场亚文化实践最终演变为情绪宣泄和自我满足的生活标签与符号意义。网络负面情绪呈现出颓废、迷茫、无病呻吟与多愁善感的叙事风格特征,具有三种现实意义:从个体角度,它是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的确认工具;从文化角度,它传递出对现实生活和主流文化的温柔抵抗;从经济角度,风格的实质是让受众沦为“数字劳工”,自由地、无偿地为商家提供“数字商品”并沉浸其中。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青少年负面情绪的过度传播潜藏着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意识形态隐忧,通过外部涵化与主体自律等措施可以化解青少年网络丧文化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