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6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6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58篇 |
理论方法论 | 8篇 |
综合类 | 228篇 |
社会学 | 11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龚群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计算机文-语转换处理中语音数据与读音规则的确定,以文字串记录语音串的特点为理论依据。本文结合计算机实现策略,探讨了从汉字文本中提取普通话语音信息的复杂性和一些主要的语言学问题。 相似文献
272.
崔四行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2-66
冯胜利的"右向构词、左向造语"的韵律形态句法学理论,初期面临两大主要实践考验,但并非没有解释力。事实上,这一理论有其作用范围:即只有句法上合法的单位才能运用这一理论,其更多地用来判定句法单位的语法性质为词还是短语,而不在于判定句法单位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273.
通过对《文选》五言诗中"三字脚"各种形式的调查,可以证明三字词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在右向音步规则与循环音步规则中,应采用循环音步规则对汉语诗歌进行分析。同时,在对"三字脚"节奏进行分析时应加入空拍这一因素。调查还证明,三字脚并不是所有单音节语言的普遍节奏形式,而是在汉语诗歌中特别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74.
王茂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85-87
韵律是影响语音合成自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韵律结构的预测是一个韵律组块过程。使用自然话语材料,依靠听感,对语料进行了韵律切分。通过对切分结果的考察,可以发现,韵律组块受词性及节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现代音系学理论优选论可以对韵律组块问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75.
在河南地方作家的散文创作中,豫北作家王兴舟是别具特色的一位.他的散文写乡土状山水,优美雅致,别具一格,在白描手法的运用、意境的营构、韵律的创造等方面尤其出色.文章对上述诸方面展开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76.
汉语名量词起源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连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1)
量词又可以分成名量词和动量词.关于名量词的起源,学界众说纷纭.首先分析了汉语名量词的起源的一些观点的不足,然后从韵律方面对名量词进行考察.汉语的韵律促成了"名+数+名4"的产生,从而为汉语量词的发展提供了语法槽,然后通过词汇替换、语法化等手段,产生了汉语量词.汉语量词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277.
278.
高明扬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85-89
针对八股文这种特殊的文体,分析了它的韵律特征。八股文虽然不是文学体裁,但在形式上它具有文学韵文的韵律特征,具体表现在起承转合中的节奏韵律、平仄的调配、对偶的精心选择以及虚词的运用上,由此带来的韵律的流畅、音节的和关等,当时的人们何以喜欢高声朗读和潜心吟咏八股文也正可以从中得到合理的解释。作为在历史上被沿用了数百年之久的文体,八股文在形式上也并非毫无借鉴之处。尝试分析其韵律特征,可以为全面了解和认识这种文体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79.
李凤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39(1):37-40
本文试图根据英语黏附词的属性和黏附组的定义来探讨黏附组在英语韵律结构层次中的地位。首先黏附组在语言普遍的韵律结构层次中的地位值得怀疑,因为不同语言的黏附词选择不同的韵律成分作为宿主;然后又从英语具体情况分析英语没有黏附组存在的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280.
林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1):119-123
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性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动词从性状量级的角度,可以分为强性状量级、弱性状量级和无性状量级三类,能修饰无性状量级动词的主要有更太有点。这时的程度副词并不表性状的程度,而是一种虚化的用法,带有主观色彩。另外,程度副词+是这一结构的出现是为了满足汉语韵律词的节奏单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