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25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尝试着汉译了美国作家布罗斯·毕尔斯所撰<荒诞寓言>中的10则,译文采用韵律方式,在不失原文内涵的情况下实现了译文之音美.为便于读者比较与鉴赏,文末附有他人相应散文译文.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从语言和诗歌的关系入手 ,对不同语言的诗歌之音节特点与韵律的关系、词语组合与句子的长短的关系 ,语法特点与句式的多样性的关系等进行了对比性分析 ,认为语言特点的不同制约着诗歌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43.
英语语音语调特点及其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语音语调有一定韵律特征,并有着特定的信息功能、表态功能、强调功能和语法功能.只有正确掌握这些特征与功能,才能真正理解说话人的思想、态度和情感,减少跨文化交际在语音语调层面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44.
赋形与写意是中国艺术结构的重要构制特点。赋形偏重于绘形,写意着眼于感悟。在具体的艺术构制过程中,赋形与写意的比重往往规定着作品风格、面貌的呈现。而当艺术家自觉运用这一原则时,赋形与写意就成为中国艺术结构审美理想的某种凸显。  相似文献   
45.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文艺理论巨著 ,也是一部较完整的美学理论著作。从总结具体作品出发 ,不仅论述了文学艺术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而且能突破传统观念 ,较系统地论述了形式美对表达思想内容的重要性。文章就《文心雕龙》论语言美的问题 ,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6.
尽管适应特定时代产生的传统诗词样式在剧烈变化的新时代,由于社会心理、读者需要乃至文学语言发生深刻变化,会出现适应的困难,但是,传统诗词样式同时具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机制,其内涵、韵律体系、文体语言等,始终都在不断调整,以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这种机制只要积极发挥作用,传统诗词样式就可以超越时代的局限,作为对现代新诗的重要补充,为中国诗歌的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7.
舞蹈"韵律组合"三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表演艺术都需要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外在形式美与内在意蕴美的高度统一,是艺术家们孜孜不倦穷其毕生的追求目标.在艺术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形式与内容、形式美与意蕴美的关系问题,始终伴随着基本功(技术)和作品表现(艺术)的关系问题.一般讲,对于表演艺术的学习者,要经过表演基本功和表演剧目的分别学习过程.这种学习过程,一方面易于循序渐进地获得系统的知识与规范的技术,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技术与艺术脱节的副作用.因此,表演艺术教育工作者,历来都十分重视促进学生将表演技术与表演艺术联系起来,尽快缩小基本功学习与作品表演之间的距离.北京舞蹈学院唐满城教授开设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卓有成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表现舞蹈韵律美的能力,成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与剧目课程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48.
本文尝试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重庆话叠音词的形态、语音和语义。按照词性的不同,重庆话叠音词可以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等四类,每类下面又可以按照构成的不同有选择性地分为AA式、ABB式、AAB式和AABB式等四种形式。叠音名词和动词要读成前重后轻,叠音形容词和副词要读成前轻后重,且重音都与长音对应。叠音词连读后一般发生变调,尤以第四声连读变调最为明显,第二声连读后可以变调也可以不变调,具体因口音不同,第一声连读变调和第三声连读变调最不明显。构词韵律主要有双音步、[1#2]、[2#1]和[2#2]等四种。各类重叠式大都不发生声母类化。叠音词在取义上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同义、多义现象普遍,语义色彩上大多数偏向中性或贬义。研究旨在更好地勾勒出重庆话的某些个性及与汉语普通话、其他方言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49.
汉语韵律文体学理论的提出意在解释中国文学史上有关文体发展的问题。本文将根据该理论中的整齐律、悬差律以及自然音步等规则来探讨文学史上的一个具体问题:何以六言诗及骈文六言句同为六音节一句,但六言诗不见兴盛而骈文却大行其道?本文先分析六言诗及骈文六言句于韵律及句法之特点,指出“文”“诗”两种文学体裁有不同之韵律要求。六言诗之所以依然为诗,全因其诗行齐整、音步自然,满足了诗律要求。然而违反了汉语诗歌结构的最佳条件,即一个诗行两个音步,此其所以不见盛于中国文学史之故。骈文则不然,六言为句,既有诗味又合文律,故畅而无碍,得其发展者必矣。  相似文献   
50.
田范芬 《船山学刊》2004,(3):137-138
<全宋诗>搜采广博,名家钜制,散篇佚作,均荟集于此,为研治宋诗、宋史及宋一代文学史、语言学史者提供极大便利.但笔者在据此书考察宋一代荆湖南路士人诗歌用韵中,发现此书亦颇有讹误,多为不谙音韵所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