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550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三国志》注引《魏略》关于曹植"诵俳优小说数千言"的记载具有重要的小说史价值。通过对先秦汉魏俳优俗赋的考察,可以发现曹植所诵"俳优小说"实则是俗赋。相关的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均表明,在汉魏六朝时期,俗赋已经发展出以演诵故事为主的一脉,成为唐宋说唱文学的源头。以"俳优小说"为切口和出发点,继续考察敦煌俗赋与变文、话本的关系,可以发现俗赋是唐宋转变、说话等讲唱文学产生的文体基础。据此可以推论,白话小说的母体源出于汉魏六朝以来的俗赋。如此则可将中国白话小说的起源追溯至汉魏六朝时期的俗赋。  相似文献   
112.
"以四声为"是唐代试赋用中的一类.作者可以自主选择四声中的任何一个部押用,在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押次序为顺次.其中"周而复始"和"终而复始"与"两遍用四声"不同,只是在一遍用四声的基础上从平声始顺次加用一两个而已.与其他限类试赋相比,"以四声为"至少押四,而且各分属于四声中的相关部,但其他限类试赋会出现某一声的任何一个部都不被作为脚的情况.与"任用"一样,"以四声为"不具有"注题目之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3.
114.
清代词编订以归纳旧词用为主要方法,成果丰硕,但无与旧词用实际情况尽合者,其根本原因在于清代词与旧词用之间有着深层次的差异:一是二者诉求不同。旧词用追求合乐,选多以时音、方音为据,且演唱中“腔调”的特点弱化了字调的区别;而清代词编订基于制定统一规范的诉求,编更强调规则和部的系统性。二是依据不同。客观归纳旧词用,得基于穷尽性的旧词载体;而编订词,在旧词的使用上不可能做到穷尽。  相似文献   
115.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识字教材中的精品,其句式整齐押,用采用隔句押,使用了换形式;文中融汇大量典故,使其成为内涵丰富的四言书。  相似文献   
116.
该文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剑桥的“大学才子”之一 ,诗人和剧作家托马斯·纳什的《春》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赏析 :1.诗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意象 ;2 .诗人糅合了动态和静景 ;3.诗人运用了腹和五步抑扬格的律 ,并在学习、比较、借鉴名家前辈的译文之后完成了《春》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7.
《广》与《集》是北宋初年相继颁行的两种大型官修书,其成书年代相距仅31年,但两书所透露的语音信息却有所不同.《集》作为《切》系书的最后一个修订本,反切用字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的时音,其小数的增减则可能是历代的古切方音,亦可能是北宋时音的体现,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18.
翻译家汪榕培的陶诗英译本是距离当下读者最近的陶诗英译本。他通览陶学研究成果,研究陶诗前译,有所创造地将原诗的音翻译出来,既尊重了原作,发掘了原作潜能,又满足并拓展了陶诗英语读者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19.
自唐宋始,小说和诗词这两种不同的古典文学样式呈现出了互渗相涵之态势,亦即文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在文言和白话小说创作中羼入诗词语,从而形成了散相间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固定表达模式.这种带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奇观的展现,是有着社会文化背景、作家审美趣尚、及读者接受心理等多层面、深层次的历史渊源的.羼入小说中的诗词语具有题材广泛、体裁骸备、措置有度等突出特征,在小说中极力发挥着彰显主旨、寄寓情理、渲染氛围、烘托形象、刻画性格、剖析心灵、贯穿脉线、展开情节等众多而又独特的审美功用.这种文学表达对促进当时小说的发展繁荣、诗词的传播流布及人们的鉴赏解读等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0.
从诗歌押和音学的角度,对《全宋诗》中四川籍诗人作品的字进行校勘,我们可以发现《全宋诗》中四川籍诗人诗作有二十四处讹误。错误原因在于择本不善致讹、编者误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