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35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548篇
社会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王东 《阅读与作文》2010,(1):F0003-F0003
吉林省吉林市徐枫美术学校风之文学社自成立以来,在繁荣校园文化和浓郁校园氛围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组织文学社社员积极开展创作、采风等活动,在全国多家媒体发表文章。  相似文献   
62.
律结构层次是由Selkirk[1]提出,Nespor&Vogel[2]、Hayes[3]和Zec[4]完善的。本文根据语言普遍的律结构和Zhang[5]提出的律结构层次三分模式,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论证素、音节和音步是英语基于响度的结构层次,英语素是基础的律结构成分,音节在基于响度的结构层次中处于枢纽地位,音步是节奏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63.
文章从目和收字两个方面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谱》和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二书之间的异同之处,揭示了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谱》和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不仅对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对外体现出鲜明的独特性。这种现象表明,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谱》和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一定具有某种极为密切的关系,二书当同出一源。同时,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谱》所有而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所无的内容主要为小篆字头和古、籀、秦刻石文字体;且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谱》少误而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有误的情况在全书中比较普遍。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乃是直接来自于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谱》,并不能代表李舟《切》本身。  相似文献   
64.
在基本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将身渗透到基本训练的全过程,在课堂中体现中国古典舞的精髓。  相似文献   
65.
书法     
懒钓银鳞不种花,唐音宋伴生涯;诗词一世结知己,笑对他人贬与夸。  相似文献   
66.
《孙强玉篇》,唐孙强修订。宋陈彭年等人《大广益会玉篇》之后逐渐亡佚。今从金人书中发现,辑校成书,共30卷,545部,22872个条目。《》,辽人佚名撰。原为书,今仅存辽行均《龙龛》和金邢准《新修篇海》的注文中。辑录23547个条目,比孙书规模还大。《小学钩沉三编》,有65种书目、两万多条目为《小学钩沉》和《小学钩沉续编》所没有,《史籀篇》、《姓苑》、顾野王《玉篇》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7.
古典舞身中"身法"与"律"的结合,打破了传统戏曲舞蹈的"做""打"程式化的动作模式,而更注重了舞蹈动作中的律的运用,达到"变其形而扬其神"的效果,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艺术以"神"带动形体的艺术特性。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弘扬的"形神兼备"的审美艺术特征,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的审美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8.
该文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剑桥的“大学才子”之一 ,诗人和剧作家托马斯·纳什的《春》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赏析 :1.诗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意象 ;2 .诗人糅合了动态和静景 ;3.诗人运用了腹和五步抑扬格的律 ,并在学习、比较、借鉴名家前辈的译文之后完成了《春》的翻译  相似文献   
69.
中国书法从古文字发展到篆书、隶书、草书 ,再发展到楷书 ,虽“随体诘诎”的曲线趋于平直 ,但曲线之美的生命之形式与意蕴 ,却越来越深地沉淀于这契合宇宙自然之“道”的灵动圆活的曲线之中。中国书法艺术正是在这循环往复的曲线的流转运动中 ,生动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及生命物体的形象美  相似文献   
70.
中国古典诗歌无正式"无诗"品种,并没有影响其繁荣和在世界诗歌中相当重要的地位;20世纪承认"无诗"为诗歌之后,中国诗歌并未获得预期的丰富和快速发展,反而经历了更多挫折.因此,不应高估"无诗"的诗学价值;把"无诗"认可为诗歌的合理性,及通过引进"无诗"推动中国诗歌丰富与繁荣的可能性,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