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日常工作中,谁距离老百姓最近?是乡镇干部。然而乡镇干部苦也,在乡镇干过的同志应该有这样的体会。现阶段乡镇干部的苦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来形容:摸爬滚打终日疲惫,急难险重必须到位,一日三餐时间不对,逢年过节天天备战,正常提拔还得排队,  相似文献   
22.
褚万茹 《新少年》2012,(4):18-19
我的父亲在别人眼里只是普通的农民工。但在我眼里,他却是我从小就打心眼里尊敬的人。他用坚强的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撑起了整个家庭,也让我充分地享受到了父爱的温暖和伟大。  相似文献   
23.
顺口溜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一种民意表达.大量的顺口溜表达了老百姓最朴素、最真实的诉求和感受,反映了社情民意.政府部门不仅应从顺口溜中倾听民意、体察民情,接受老百姓的监督,而且更应根据顺口溜所表达的民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4.
1968年,我们下乡到了河北省迁安县(今迁安市)。这里地处长城脚下,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当时却十分贫困。有段顺口溜儿自嘲这里是:“白薯面儿半年粮,鸡屁眼儿是银行……”当地农民生活之贫困可见一斑。这里属于半山区,乡亲们勤劳善良,热情质朴,称我们是“唐山来的客”“毛主席派来的洋学生”,对我们的关爱如同对自己的儿女一般。那热辣辣的情感,至今回忆起来仍备感温馨,永难忘怀。  相似文献   
25.
文炜 《中国扶贫》2016,(19):16-20
在大别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深山沟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早上醒来听着鸟儿叫,回头看见老婆笑,白天跟着锦秀去放羊,回家照顾爹和娘,高高兴兴送儿上学堂. 这段直白朴素的顺口溜描述了一种虫鸣鸟语,合家团聚,老有所养,少有所依,壮有所为的乡村生活.简单、朴素、安宁、幸福,这种生活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期盼.  相似文献   
26.
"出门尽是爬坡坡下沟沟,种一筐筐收一萝萝",这句顺口溜,在云南省罗平县老厂乡细法勒村广为流传. 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以"鸡鸣三省"闻名,素有滇东门户、滇黔锁钥之称,该县虽山奇水秀,却长期受贫困束缚.2015年9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罗平县研究制订了"33211"易地扶贫搬迁行动计划,即通过3年努力,投入30亿元以上,基本完成2万户以上、10万人左右和100个以上安置点新村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并同步推进产业培育和转移就业,解决搬迁农户"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发展难"问题.  相似文献   
27.
京惠宣 《社区》2011,(17):30-31
在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的京惠社区,近来流行起了一段文明养犬顺口溜:"文明养犬好处多,左右邻居常沟通,出门遛狗要牵牢,狗狗便便请带走,爱狗狗,爱绿化,社区环境靠大家!"社区的工作人员说,现在饲养宠物的居民越来越多,到处遛狗、随意放养、  相似文献   
28.
李俊 《秘书之友》2012,(12):25-25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念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引人人胜。有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在长期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并善于使用顺口溜。这种语言形式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更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也更容易被^理解。笔者作为一名秘书工作者,深受所服务领导在讲话稿中巧妙添加顺口溜的启发,试从中采撷几例,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相似文献   
29.
小时 《21世纪》2009,(3):52-53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毕业生都是“逢招聘会必进”。由于担心经历太简单影响竞争力,“注水简历”纷纷出炉。在大学毕业生中甚至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简历不造假,典型一大傻”。  相似文献   
30.
公务接待占单位行政成本重要组成部份,日益频繁的公款招待,不断上涨的招待费用已明显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社会上留传有句顺口溜:"招待费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长期以来,国家监督部门在检查账务时,着重追究贪污、挪用公款、行贿受贿等问题,忽视了开支过大的招待费的责任追究,但问题往往出在这里.要预防腐败,得加强对单位招待费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