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6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民族风俗习惯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 ,它表现在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多方面的活动之中 ,并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它是民族的显著特征之一 ,也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民族风俗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 ,因而关于其概念、特性和功能的理论研究 ,也呈现出多种定义和观点。本文拟以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做例证 ,就上述三题略述管见 ,不妥之处 ,争鸣为盼。一、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关于民族风俗习惯的解说 ,在我国古代历…  相似文献   
212.
典雇妻女现象作为古代中国独有风俗,从其产生开始就受到官方文化的否定,并逐渐被纳入法律禁止的范围.可是,严历的法律不但没有根除这种行为,典雇妻女反而作为一种民间的风俗习惯而普遍存在.为什么法律明令禁止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典雇妻女之风俗普遍存在而法律却显得苍白无力?这涉及到儒家传统道德的影响力,中国古代立法的价值取向,国家法律实施的效果,风俗习惯的沉积和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用法律去禁止人们为了生计而被迫采取的行为,固然会起到一定的功效,但法律的权威性必然要受到挑战,而有禁不止所带来的副作用,更会使法律的尊严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213.
彩礼是中国独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婚嫁风俗。关于彩礼返的司法解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应结合我国的风俗习惯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14.
探讨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文化传统这三个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实践的影响,并依据这三个因素对译者提出建议,译者应当了解东西方社会习俗,培养语境意识,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思想觉悟,正确面对文化差异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15.
汉代的河内地区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风俗区,其风俗以刚强耿直、恃强凌弱、好利轻礼、方术文化盛行等为特色。从历史发展来看,殷商文化、西周时卫文化、春秋时晋文化、战国时秦韩魏多国文化的影响最终导致河内各种风俗的初步形成。从自然环境来看,河内地区的地形地貌、农业耕作环境、交通形势与这种风俗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16.
《老子》又称《道德经》,全书约五千字,故又名《五千言》,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其作者为春秋后期的老聃。全书思想渊博,蕴义宏深,措辞简约,载以韵律,类似格言,被誉为我国古代一部无比优秀的哲理诗。其行文高淡古奥,哲理深邃玄妙,读后回味无穷,确能引人入胜,对我国古代政治、哲学、经济、伦理、军事、艺术、医学、科技以至本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人生追求都产生过无比深远的理论影响,因而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地位。《老子》之后,道家或道教学派纷纷崛起。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同《老子》的思想体系保持着渊博关系…  相似文献   
217.
座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自古以来就是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聚集之地。据民族宗教局2004年6月份统计:全市共有39个少数民族,合计35640人,占总人口数(966200)的3.69%,而面积为3386平方公里的肃州区就有少数民族27个,人数为5786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16.23%。其中,在所辖区内各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2046人,又居首位,占该区少数民族人口的35.4%。本次调查以通过登门入户、小型座谈、翻查资料等多种方式.了解肃州区回民简史、风俗习惯,侧重于老年人生活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18.
回纥(回鹘)西迁之前的农业发展状况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考古材料和史料分析,基本上否认绝大多数民族史家认为公元840年以前回纥(回鹘)是以游牧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说法,确认回纥(回鹘)最迟在9世纪初已开始向半农半牧的生产过渡,并认为农业生产的歉收是促使其衰弱和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19.
220.
中国式过年     
节日对于人类来说,有许多普适的因子,比如快乐、包容、放纵、团聚等等。而作为中国最盛大的一个节日——春节,则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风俗习惯。在这个高歌猛进的时代里,春节作为转型社会的一个活样本,它所映射出来的喜乐歌哭都是整个国家最真切的脉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