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5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管理学   628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58篇
人才学   165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6170篇
理论方法论   994篇
综合类   7720篇
社会学   535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433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947篇
  2013年   891篇
  2012年   1328篇
  2011年   1472篇
  2010年   1188篇
  2009年   1088篇
  2008年   1233篇
  2007年   873篇
  2006年   727篇
  2005年   602篇
  2004年   627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时代背景和任务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一词的内涵在日益丰富的同时,其内部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各种"马克思主义者"之间不仅观点分歧、立场差异,甚至达到相互否定、攻击、难以认同的地步.这种分歧不仅不利于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团结、交流和合作,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也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对马克思主义者事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95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走过了90余年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余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色彩斑斓和丰富多彩的画卷,并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大体上有三种主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种形态,它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马克思的新发现(即唯物史观)三者之总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进行艰难探索的理论成果;“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53.
作为"分析马克思主义"流派重要代表之一的埃尔斯特,从质疑和批判的角度,引入方法论个人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重新分析和解释,以期实现其合理性。他的这一举措及由此引起的学术界的大探讨推进了对其方法论个人主义研究,对其他相关的研究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们关注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及其影响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54.
相比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当前西方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白领雇员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传统的阶级观念受到了冲击。资产阶级学者借此为工人阶级唱衰歌,甚至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对革命的依靠力量产生了质疑。针对此,卡利尼科斯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为工具,指出了当前在阶级概念认识上存在的三种错误倾向,探析了新中间阶级的性质,分析了工人阶级的结构变化和革命性。在卡利尼科斯看来,新中间阶级无法担当社会变革的重任,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可依靠力量。卡利尼科斯对阶级问题的厘析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但也存在对工人阶级的革命性估计过于乐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5.
外来文化本土化,必须符合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本土社会需要;二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具有契合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除了适应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以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许多相融和相通之处,这些共同资源给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956.
正时代的变化往往赋予马克思学说中的不同内容以新的阐述和发挥,从而彰显其时代的重要性。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即是如此。在当今生态问题成为人类不断关注的重点同时,物质变换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物质存在方式而受到追捧,也由于其表达了一种社会化发展的理论而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是对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95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等貌似相同的命题区分开来,明确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并由此弄清和把握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5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推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取得了三大方面成果:回应时代挑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把握时代主题,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顺应时代呼唤,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5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否定其中一个就会导致对所有的否定.作为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其目的和功能在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而这一目的和功能又决定了应该开展哪些工作才能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960.
对于为什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这一问题,国内学术界迄今在认识上仍存在不到位、不准确的现象.本文认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推进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二是有助于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三是有助于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时代性、系统性、规范性、解释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