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海岱之名肇自《尚书》,涵容之广奄有齐鲁,乃经学之渊薮,孕稷下之长风。金石之学证经补史,溯其渊源盖始于斯。文献所记晏子侍景公游于纪而得铜壶,上有朱书铭文;孔子入陈太庙辨识肃慎所贡楛矢石弩;汉代美阳现鼎,因以改元;恭王坏鲁  相似文献   
12.
综观建国 50年的山东报告文学 ,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山东的报告文学发展与山东的经济发展呈同步发展状态 ,出现了穷山东的“穷报告文学”和富山东的“富报告文学”。本文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 ,站在历史的高度 ,以翔实的材料 ,从宏观上论述了时代政治与齐鲁报告文学、政策典型与齐鲁报告文学、经济发展与齐鲁报告文学、观念变化与齐鲁报告文学、出版状况与齐鲁报告文学之间的关系。从五个方面评析了齐鲁报告文学流变的特色及产生流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舒乙 《东西南北》2013,(18):33-33
老舍一辈子喜欢齐白石的作品。早在1933年,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时,那时他才34岁,曾求在北平的许地山先生向老人求过一张《雏鸡图》,是一张精品,也是老人的代表作。1943年秋天,老舍夫人胡絮青先生带着三个孩子逃出沦陷的北平,把《雏鸡图》和白石老人为答谢她给孩子们补课绘赠的《嘏懈图》一并带到了重庆北培。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27日上午,2008年度"齐鲁友谊奖"颁奖仪式在舜耕会堂隆重举行。丹尼尔·贝鲁克等20名外国专家被山东省政府授予"齐鲁友谊奖"。来自海外的专家学者及山东省各界人士300多人出席了仪式。这20名外国专家工作在汽车、通讯、纺织、机械、科研等领域,给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文姜小议     
春秋时齐国女子文姜因性生活问题,遭到后人多方面的贬斥.文姜出嫁鲁国后,鲁国在齐鲁争强中逐渐失势,文姜数度以国君之礼与齐国国君会晤,协调齐鲁关系,增强了鲁国的实力和地位,但史家们却未给予应有的评价.本文认为,文姜不失为古代一位颇有才能的女外交家,不应以瑕掩瑜.  相似文献   
16.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于1999年组建,2001年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把齐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儒家文献与山东地方文献研究、齐鲁文化开发与应用研究作为基地的三大研究方向。目前,中心拥有一个"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学"博士点,与文学院共建"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  相似文献   
17.
永无止境的创新,是中华文化显著的生命指征.古代齐鲁文化之所以兴旺发达、圣贤辈出.除了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民族融合的动力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齐鲁文化中勤勉睿智的创造精神.进取、有为、创新,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这种精神已对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新时期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还必将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华学诚 《阴山学刊》2003,16(4):5-10
《春秋公羊传解诂》中有26条齐鲁方言材料,其中21条是方言词汇,2条是方音,3条是方言语法。这些材料为方言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所涉及到的构词现象,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方音的描写和方言语法现象的揭示,对语音学史和语法学史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鲁学”解     
跃进 《齐鲁学刊》2008,(1):5-10
"鲁学"的产生与鲁地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就其字面意义言,"鲁学"应当是指鲁地的学问,但实际上又不仅仅限于鲁地。其核心内容虽然是儒学,但同样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其中还包涵着丰富的古代典章文献的含义。秦汉之际,"鲁学"与"齐学"在经学内涵方面殊途同归,而西汉后期到东汉前期,两地学问逐渐分化,"鲁学"开始从单一经学向文学方面演变,孔融是汉魏文风转变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20.
王克奇 《东岳论丛》2006,27(6):205-209
“民胞物与”思想是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的博爱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天人一体、自然社会同构的宇宙本体论,其理论特色是理想的博爱思想与现实的宗法观念的结合兼容。从文化史考察,“民胞物与”思想来源于齐鲁文化的原始精神“仁爱”,由于仁爱思想内在方法论的作用和外在哲理化思潮的推动,最终造成了“仁爱”思想向“民胞物与”思想的发展。由此亦可知,“仁爱”中的宗法性并非全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