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才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70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77篇 |
社会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李少群、乔力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简称《齐鲁文学演变》)一书,以悠久灿烂的齐鲁文学和深厚雄浑的地域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视野和大文学观出发, 相似文献
102.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于2014年11月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齐鲁学刊》入选该评价体系核心期刊,位列综合性人文社科类期刊第70位。这是2014年《齐鲁学刊》在荣获"全国髙校精品社科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103.
在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中,齐鲁大学有乡村建设传统但无边疆学术传统。抗战时期齐鲁大学内迁成都华西坝,其边疆研究主要与其主导性参与的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配合进行。该校国学研究所在边疆研究方面也有一定成绩。齐鲁大学主导的边疆服务与其早年的乡村建设传统具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联系,其边疆研究具有鲜明的应用特征及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104.
105.
齐鲁文化重视伦理道德、注重平民意识和民本思想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山东现代小说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人的解放”和“平民文学”的创作观念与原创的齐鲁文化精神相契合,山东作家以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照传统文化,赋予齐鲁文化更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6.
107.
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在当代中国一直难以获得成功。从文学角度看,电视剧《钢铁年代》堪称中国当代工业题材文学的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作品中饱含着作者在《闯关东》中就已充分显露的山东齐鲁文化的元素。在齐鲁文化的烛照下,作品中以山东人为核心的人物群体,体现了儒家的人格理想。这种文化精神和人格理想与中国特殊的"钢铁年代"的结合,使得作品中思想、故事和人物得到极大的充盈。地域文化和文学的介入,可以说是对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8.
建安时代齐鲁文士的人格风范展现为奇节和逸气,即背离汉代大一统思想,要求摆脱文学弄臣的政治地位,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个性,坚守道义,关注时政,追求个体价值.这种人格风范是对先秦齐鲁文化精神的回归,齐鲁不仅是他们地缘上的故乡,更是精神的故土,文化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9.
宣兆琦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58-62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环境里,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齐鲁文化中,爱国主义有六种表现形式。首先是对国家统一的追求和维护;其次是“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对民的关爱;第三是积极的变革精神;第四是深深的忧患意识;第五是“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号角连营”的英雄壮举;第六是对历代爱国志士的滋润与铸造。因而充分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齐鲁文化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传承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齐鲁文化传承工作在文物保护法规、古籍整理和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从现代视角解读和传承齐鲁文化资源,其意义主要体现在治国理念、制度文化结构、价值追求和民众期望值四个层面上。齐鲁文化现代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应各有侧重,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具体讲,学校教育侧重知识体系,家庭教育侧重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社会大众传媒侧重价值引导,并充分发挥政府宏观决策的导向作用,唯此才能更有效地推进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传承。齐鲁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传承与教育三者并举才是最佳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