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46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148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769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13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跃进”运动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所经历的一场带有全局性失误的经济建设运动。当时,“赶超”思潮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头,逐渐由理性走向非理性,进而偏离常规的轨道。实践中,“赶超”之风愈演愈烈,最终走向极端。这场运动影响深远,教训深刻,时刻提醒人们不能重蹈覆辙,为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提供了前车之鉴。尤其是对当前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2.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的重要目标.确立这样的目标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用多长的时期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赶超.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运动,就是一场企图在短时间内实现赶超目标的大实验,结果欲速则不达,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53.
What can Western powers do today to ease an eventual global power shift resulting from the rise of superpowers such as China?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part of the answer lies in the same power-binding institutions that allowed the US to rise post WWII without threatening its allies. Continuity in the rules of the global system during a great power transition would promote stability by reducing uncertainty, as well as the extent to which material power can be used coercively. I argue that current superpowers, the EU among them, have an interest in ensuring an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the gains from cooperation. While distributional issues are usually treated in normative terms, they take on very real, material meaning in the context of a great power transition. With this in mind, I look at three aspects of the current glob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that would benefit from reform: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aid, institutional design, and institutional proliferation. In all three cases, a more equal distribution of the gains from institutions today increases the odds that thos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will remai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54.
从内政外交和选拔人才方面,简述汉武帝的历史功绩。又根据班固的评论,指出他的主要缺点。同时对电视剧《汉武大帝》做出评价,基本肯定;略有不足之处,也做出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55.
以自由与平等为圭臬的法国革命,却以拿破仑专制而告终.追求自由的结果何以成了独裁政治下平等的仆役?重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反思那一时期的法国历史,可以得出一些答案.大革命中,自由与平等两股激情相互交织,最终平等压倒了自由.自由与平等在大革命中的冲突,并非由于两者学理上的悖论,关键在于法国旧制度以来一以贯之的政治专制与浓重的社会平等意识,正是这些使法国人对专制政治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一个专制的社会里,人们追求自由的结果往往是平等--专制下的奴役的平等.要"在自由中享有平等,在平等中自由地生活",必须铲除专制的根基,致力于民主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56.
大跃进时期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是否存在着一些失误和缺点?如何正确估计和看待这些失误和缺点?这些问题在大跃进时期便有较大争议,目前学术界对这些问题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大致说来,学术界在大跃进时期兴修水利的得失问题上存在着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水利化运动有得有失,得大于失,成绩是主要的,但也有不少失误和值得汲取的教训,这种观点是学术界的主流意见。二是认为大跃进时期的水利建设有得有失,失误太多,得不偿失;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强调水利建设运动中的重大失误和严重不足。笔者认为,一味否定大跃进时期水利建设的巨大成就而过分强调失误,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而一味肯定大跃进时期水利建设成就而不承认出现过失误,同样也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总体上看,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是:有得有失,得大于失;成绩是主要的,失误是次要的;七分成绩,三分失误;成绩巨大、教训深刻。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大革命时期农民协会与当今村民自治制度及村民委员会在制度层面上进行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二者在产生背景、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及具体职能等方面的异同,试图为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探寻更好的范式和摹本。研究发现二者在"对民主化的解读、社会化基础、组织层次、历史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在农村基层治理中至关重要;农民在治理过程中的政治参与意义重大;治理须与相应时期的政治任务紧密结合。这些经验教训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做好村级治理工作,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58.
当代三部影视作品《狮子王》、《王的男人》和《夜宴》是基于弗洛伊德学说对《哈姆莱特》进行的改写,它们由弗洛伊德对哈姆莱特“俄狄浦斯情结”的精神分析式阐释生发而成,旁证了弗洛伊德观点的影响力,并为我们重新考量弗洛伊德的哈姆莱特阐释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机会。  相似文献   
59.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的决策是错误的。"大跃进"政策执行是贯彻"大跃进"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执行的结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机械执行、野蛮执行和扩大范围执行等偏差。这些偏差使"大跃进"决策的消极后果错上加错,给人民群众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从"大跃进"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总结"大跃进"政策制定及执行的经验教训,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0.
The rise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resulted in higher levels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orced many to question the Kuznets Inverted‐U hypothesis. However,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knowledge economy does not negate the importance of employment shifts for income inequality. Instead, the expansion of knowledge employment alters the major sector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To this end,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key argument that the current service–knowledge transition impacts income inequality trends, of today, in a way that is similar to the agricultural–industrial transition, of the past. According to the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regressions, the agricultural–industrial transition returns stronger associations with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1950. The agricultural–industrial transition's impact diminishes thereafter as the service–knowledge transition shares a more robust association with income inequality after 19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