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278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民族主义视点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日两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政冷经热”的结构性矛盾,两国国民情绪受到了直接影响,民族主义情绪特别是狭隘民族主义有所凸现。为此,必须加强民族主义的理性管理,促进中日民间的相互了解,推动民间感情的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52.
从2006年起,美国实行“转型外交”。这种外交层管有很具体的内容和做法,但其战略目标却是构建美国全球霸权体系,战略价值是向全球推广“美式民主”,地缘战略由欧洲转向了亚非拉。美国这种外交转型影响重大,对之应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应对,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谐世界而奋斗。  相似文献   
53.
中国外交超越意识形态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于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外交的历史实践证明:极端的、强化了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多是负面的,而凸显国家利益,超越意识形态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战略性调整的最为主要的内容,也是中国外交走向科学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对中国外交超越意识形态的内涵、外延做出进一步拓展,充分显示了中国外交进一步超越意识形态的务实性。  相似文献   
54.
京师同文馆既是晚清外交走向近代化的产儿,也是晚清外交近代化的推动者.同文馆在对近代西方外交观念的传播,参与对西方的外交考察、驻外使领馆制度的完善以及对外交人员的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洋务运动的其他事业的命运一样,同文馆并没有改变晚清外交被宰割的命运.  相似文献   
55.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集团与日本之间关于满蒙铁路问题展开的交涉是探究日奉关系中最为复杂和突出的一个问题。铁路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涉及到政治、军事利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动态。日奉双方围绕满蒙铁路交涉的合作利用、利害冲突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纵观当时国内外形势,联系路权外交的重要影响,可以更准确地评析日奉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56.
“大外交”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内容和特征的总括。从主体上看,“大外交”包括以国家(政府)外交为主体的政党外交、首脑外交、民间外交等;从对象上看,“大外交”包括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国际组织等;从内容上看,“大外交”包括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等。邓小平“大外交”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外交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7.
本文针对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千方百计歪曲历史,美化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尤其是日本政界要员,特别是小泉纯一郎上台以后,不顾日本国内舆论和亚洲各国反对,多次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的问题,通过对靖国神社问题的由来、发展和社会基础的分析,揭露其实质,指出日本新时期外交走向,以及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8.
晚清之际,中华民族内外交困,危机重重,每一个先进的中国人在提出自已的政治主张时,都不得不提出关于如何处理中外关系,使中国独立自主于世界之上的主张.介绍了康有为的生平与思想根源,并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康有为在这一方面的主张,即康有为对于时局的认识、对于外交政策的主张、对于晚清外交的评价以及其对于中外关系的认识和对未来美好国家关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59.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但近年来东南亚邻国却频频染指这片海域。为了全局的利益 ,综合考量了经济、军事以及外交的多方因素 ,我国在南沙问题上始终坚持务实的外交方针 ,以“睦邻、富邻、安邻”为出发点 ,坚持“主权在我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的原则 ,以期在“和平的崛起”的框架下找寻妥善解决南海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0.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major metaphors the U.S. government created to define the post-September-11 world realities, including “Second Front,” “Axis of Evil,” “Old Europe,”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and “Color Revolution.” The metaphors are found to be rhetorically advocating and share the archetypal metaphor of “democracy vs. tyranny” and “freedom vs. oppression.” The metaphors had their origins in the U.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es, and the images they created highlighted aspects of the moral and ideological considerations but hide certain aspects of the realpolitik motiv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