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6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91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41篇
丛书文集   392篇
理论方法论   170篇
综合类   1660篇
社会学   309篇
统计学   2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自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说,至今已历时二百余年,期间“经济人”假说不断发展,逐渐由“传统经济人”演变为“新经济人”。“经济人”假说和“看不见的手”理论共同支撑着经济学大厦的发展。本文在对“经济人”假说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其演变,进一步阐明“经济人”假说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谐社会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
This study examines job mobility in Korean labor markets since the 1997 economic crisis. The rising job mobility in Korea is analyzed by focusing on structural change in labor markets. Using the Korean Labor and Income Panel Study and discrete-time event history analysis, I estimate the job-stabilizing effects of 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change on job mobility.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I found that internal labor markets were weakening between 1998 and 2000. Second, the job-stabilizing effects of internal labor markets on job mobility diminished between 1998 and 2000. Finally, the magnitude of the effects of internal labor markets on job mobility was contingent on the level of structural change. The effect of internal labor markets on job mobility was stronger in turbulent or contracting industries. This effect, however, also became weaker over time. The implications for Korean labor marke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介绍利用VAX-11 RMS(记录管理服务)编制单精度浮点数输入输出宏指令和建立磁盘数据文件的技术和算法。成果已用于VAX-11/780机上,给我院VAX-11宏汇编语言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54.
故国回望是20世纪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常见主题,故国回望不同于乡愁,这是一种独特而复杂的移民情怀。一般来说,美国华文作家怀抱着以下三种不同的回望心态和情感:一、暂居者思乡归国,二、放逐者诀别家园,三、飞散者审视家园。在这一脉络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政治文化结构对作家的影响,以及作家自身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55.
在梳理绿色金融与产业绿色发展的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2012—2017年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绿色金融与产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第一,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产业绿色发展反哺绿色金融成效显著,二者已达到良性共振耦合,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发展阶段经历了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阶段到良好协调,并向着优质协调靠拢;第二,上游地区产业绿色发展已形成了区域内合作机制,产业绿色发展迅速,绿色金融与产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自2012年以来上升最快;第三,九省二市绿色金融与产业绿色发展的基础和侧重点不同,二者耦合协调度呈现一定差异,但都达到了良好协调阶段。针对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和产业绿色发展二者耦合协调度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有利于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并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以长江中游经济区为例,构建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鄂湘赣三省2005-2019年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动态耦合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2005-2019年,长江中游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均有大幅提升,二者呈现同步发展的态势但整体水平仍待提高,各省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差异显著;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水平逐年向好,湖北省的耦合协调水平最高,江西省和湖南省的耦合协调度距离优质协调还有一定距离。由此从强化区域协同效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战略及深化创新驱动的角度,提出应改善长江中游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耦合协调水平,推动长江中游经济区成为以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经济、社会、生态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相似文献   
57.
赵智  余川江  阳盼盼 《西北人口》2023,44(4):102-115
当下区域人口发展面临的失衡风险之大、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长此以往将对民族复兴和国家永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和规律,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已然成为破解少子老龄化、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瓶颈的战略选择。于是,依据2000年、2010年、2020年成渝地区16个城市单元的数据,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区域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综合水平,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了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第一,成渝地区人口内外系统的耦合发展状况尚可,但均衡发展综合水平、内外系统协调性相对欠佳;第二,时序变化上,综合水平、耦合协调度由低到高,整体趋势向好;第三,空间格局上存在一定的地区异质性,“双核独大”“节点崛起”与“中部塌陷”并存;第四,内部系统发展滞后逐渐成为制约区域人口均衡发展的主因。这意味着,要想真正实现区域人口均衡发展,一方面要从夯实内部根基入手,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还要着力提升劳动力质量,协调好城城、城乡之间的关系,以动态保持人口总量的势能优势,持续释放质量型人口红利,不断优化人口分布格局;另一方面,要尽力解除外部系统束缚,包括大力发展幼托服务、提升城市发展层次、集约利用自然资源以及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应加强人口均衡发展的学理研究,因地制宜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结构与民生、城市与乡村、眼下与长远等几个辩证关系,以期动态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的相互匹配、同步共进。  相似文献   
58.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区位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空间分析的角度研究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的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的空间分布在整个样本区间与GDP、资本和劳动一样呈现出集聚的趋势,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的自相关关系,证实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存在制度溢出效应。因此,在研究各地区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时必须考虑其空间效应的影响,基于此结论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测算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证实,考虑了空间效应后,市场化进程在1998~2001年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6.2%,在2002~2005年阶段约为10.8%,这表明了市场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近年来的贡献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59.
针对长江经济带日益突出的人水矛盾,基于水足迹理论,构建基于人口数量的流域水足迹字典序优化配置模型,并提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指数模型,综合辨识人口结构对长江经济带水足迹字典序优化配置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口总量对水足迹字典序优化配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类活动强度是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指数的关键要素;基于人口数量的流域水足迹字典序优化配置方案具有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本质上反映了城乡基础设施及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状态。该配置方案还具有人口就业结构特征,本质上反映了产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差异状态。  相似文献   
60.
高技术产业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方面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选取2006—2015年面板数据,研究创新要素集聚及其对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集聚的非均衡分布特征明显;除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外,创新要素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创新要素集聚在省域间的溢出效应大于省域内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