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74篇
社会学   1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research focused on PR tourism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o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PR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tourism has not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rom PR researchers and that a critical perspective uncovers a host of key issues in promotional culture: power, politics and diplomacy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risk, 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globalis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 and ‘media panics’ and ‘media events’.  相似文献   
202.
晚清政府长期以洋务运动为国策,洋务思潮的兴衰同晚清政治息息相关。这一时期政局转危为安,得力于洋务思潮的兴起,而甲午战争失败和洋务运动的破产,又迫使清王朝面临新的危机,以挽救封建统治为目的洋务思潮,已跟不上时代潮流了。由封建中世纪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203.
和谐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理念和奋斗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建设重点在基层。本文就高校怎样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作粗浅的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4.
执政理论不仅是亚里士多德政治理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其水平也达到了古希腊思想家对执政问题认识的高峰。如何治乱的理论是其执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归纳为城邦动乱的表现及发展趋势、城邦致乱的原因以及城邦治乱的措施三个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治乱执政理论不仅对政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提供了很好的思想教益。  相似文献   
205.
民族高校文科学报“讲政治”是由其意识形态性质决定的;民族高校文科学报“讲政治”有客观标准可循;民族高校文科学报“讲政治”的关键是提高编辑的政治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206.
网络社会的崛起不可避免地衍生了网络政治的凸现。网络政治相对于传统的现实政治而独立存在,其根本之点就在于它深层次的政治思维的独特性、理性和建设性。在不同角度和层次上,网络政治思维涵盖了政治认识论、政治价值观、政治辩证法和政治伦理观几个方面,核心是对民众权益的呵护,围绕这一核心的是自由平等的环境、正义合法的原则、多元互动的过程、和谐共生的关系等有机组合的环节。网络政治思维来自网络政治,落脚点却是作为传统的现实政治,是政治实践,它本身也存在其中,更会融合其中,而且它会给现实政治一个根本推动。  相似文献   
207.
A vibrant body of literature on social practices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underlying perspectives that shape the way practice-based scholars contribute to theory building about organizational phenomena has escaped scholarly attention. It is of pivotal importance to examine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social practices and understand the process by which new practice-based knowledge is developed. Our study addresses this gap by disentangling how researchers have adopted the knowledge, materiality, ethics, and politics perspectives that – as past influential work has informed us – are particularly relevant to practice-based theory building. In so doing, we categorize the body of literature into themes that correspond to the organizational phenomena examined by social practice scholars: practice boundaries and coordination of work, technology at work, strategy formation, local particulars structuring everyday work, and transformation of work practices. By uncovering how scholars adopt the four perspectives within each theme, our review shows that scholars (i) predominantly adopt the knowledge perspective, (ii) neglect the politics perspective when looking ‘inside’ a social practice, (iii) strikingly de-emphasize the ethics perspective, and (iv) isolate each of the four perspectives used in theory building. We then examine in detail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work for future research on social practices and conclude with a number of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208.
陈若曦的小说创作与她的人生经历几近同一,大致分四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初,陈若曦参加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写出了她早期的现代派小说;70年代中期离开大陆之后,陈若曦笔录"伤痕",书写乌托邦理想的幻灭,这些作品奠定了她作为小说家的地位;80年代旅居加拿大与美国期间,陈若曦关注身处异国他乡的女性所面临的婚姻困境;90年代重返台湾之后,陈若曦仍致力于描写女性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如何寻找精神归宿的历程。"女性"与"政治"是陈若曦小说最关注的主题,而她的每一次选择既是对既定生活方式的突围,又是对传统文化理想的认同和回归。  相似文献   
209.
人们为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多元文化主义叫好的时候,经常忽略多元文化主义背后的陷阱和问题,"多元文化主义"并不等于"多元文化的"。以移民流散文化为例,多元文化主义并非是协调少数族群和主流族群的政治策略法宝,这是因为多元文化主义本身就充满悖论,即它的"认同政治"和"差异政治","认同政治"和"差异政治"促使主流文化在对待移民文化方面因文化本身的差异性及对认同性认识的不同而无法协调。因此,世界主义可以作为超越多元文化主义的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210.
政治信用作为政治信用关系的价值反映,具有自身的属性,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的政治发展影响巨大。当前我国政治领域中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吹自擂、弄虚作假、以权谋私、政令不畅等失信现象。为此,我们要结合部分失信现象的成因,从政治信用教育、打造信用政府、政治信用制度确立以及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我国政治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