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长期以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我国广大译者奉为翻译标准,被认为是译界的金科玉律.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信"、"达"、"雅"提出质疑.首先,认为"信"达"雅"不能称之为翻译理论;其次,指出"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适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质疑"信"达"雅"的经典地位,并提出人们不能盲目推崇"信"、"达"、"雅",而应该拓宽视野,借鉴西方近几十年来翻译理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把中国的翻译理论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2.
信赖保护原则是当今法治国家公法中公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现实基础在于人民对政府的信赖.信赖保护原则传统理论依据有诚信原则说、法安定性说和基本权利保障说三种,其实它们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信赖保护原则的核心价值理念.故此,以法治主义为核心基础的信赖保护原则理论依据得以重构.  相似文献   
53.
基督教传入我国朝鲜族聚居地区已近150年,期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基督教在朝鲜族社会早期形成了一种以传教士为中心的小群体扩散性传播发展,部分朝鲜族民众与传教士的日常生活交往形成了对外来宗教的尝试性体验、简单仪式参与及所属基督徒群体自身的身份认同。此后随着众多小群体的发展,更多政治权力涉入逐渐发展起来的基督教教会组织中,基督教在朝鲜族地方性社会进入了以教会组织为依托的聚合性发展阶段。此阶段伴随政治权力的涉入,先后经历了委身发展及非自觉发展阶段到至今已显现出理性化信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4.
商誉的社会价值就是商业信誉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良好的商业信誉可以增加社会的信任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避免企业的生存危机,给社会民众带来信心和稳定感。建立商誉的根本要诀是诚信。由于商誉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5.
文章借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淘宝网话语文本进行分析,透视其评价机制对诚信交易的重要意义,以说明诚信惯习在电子商务场域中的形塑过程与方式。由互联网自身透明、快捷、共享等属性决定的电子商务场域中,监督评价机制得以有效运行,“消费者-卖家”权力关系重建,进而决定了诚信成为电子商务交易中行动者共同遵守的惯习。  相似文献   
56.
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不仅关系到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6所贵州省属高校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信仰出现了多元化与政治信仰边缘化的趋势。要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信仰的坚定性,必须提高高校信仰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大学提供良好的人文关怀,采取多种手段,开辟马克思信仰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57.
信仰是一种文化中的文化。贵州民族民间信仰承载着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冲撞和融合,并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起着非物质资料保存、传播媒介,道德价值体系构建和精神彼岸引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沈苏燕  李放 《南方人口》2010,25(1):30-38
本文以国家官方网站的相关政策文件为样本,以政策支持农民养老为理念,以系统协调性为框架,实证分析了农民养老政策系统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农民养老政策系统不协调表现在主体子系统内部、客体子系统内部、主客体子系统之间、本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本政策系统与环境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9.
在京就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具有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发现、信教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可以归纳为七种类型,分别是:传统有神类;抗阻型怀疑论类;情境性宗教类;文化认同类;世俗——人本主义类型;道德救赎类;时代个性的需要。同时也研究也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蕴藏在其生活中的关于信仰与生活的精神流动的曲线。在新形势下,需要从组织、参与与教学三大机制方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的信仰进行有效地引导,提高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60.
关于信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信念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信念的层次及类型 ,说明了信念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及特点。认为信念一经形成便相对稳定 ,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支柱 ,但是信念也会由于赖以产生的基础的变化而动摇。信念中往往同时包含了理性与感性两个方面。情绪、情感、习惯等常常会成为支配信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