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6篇 |
理论方法论 | 17篇 |
综合类 | 167篇 |
社会学 | 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传统人性论都主张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抽象的共同性。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普遍的抽象的“人”的特殊例子,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现成的、静态的、固定的抽象本质为前提。海德格尔正是在对现代早期人本主义扬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个人的存在对于其它一切存在的优先地位,宣布只有从个人存在出发,才能理解其它一切存在。他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论述,实际上否定了那种先天固定的抽象人性,完成了对传统人性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72.
朱松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4)
与其早期弗莱堡时期的思想相比较而言,海德格尔马堡时期的思想发生了如下的主要变化:缘在取代实际生活(经验)成了核心话语;存在论问题,或者说存在自身的问题越来越被强调和凸显;时间问题得到了更加明确而深入的关注和阐释。但是,这些彼此内在相关的变化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都萌发于他早期弗赖堡时期的实际生活经验思想,尤其是它的前理论和动荡这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73.
钟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2)
"思"与"诗"是人类"应和着道说而说"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之间既有"隐蔽的亲缘关系",又有一条"很深的鸿沟",在"遥遥相隔"的两座山上"比邻而居"。这既决定了它们"对话"的必要,又提供了它们"对话"的可能。通过"思与诗的对话",人类可以重新达乎"诗意地栖居"。这种"诗意地栖居"乃是通过"语言"的"诗化活动"来实现的。"思"与"诗"的分离导致了"语言本质"和"诗意栖居"的双重失落,而"思与诗的对话"正是人类"追忆"和"重返"精神故园的道路。 相似文献
74.
纪实摄影陷入了深重的危机,本体的含混却又了遭遇“观念摄影”尤其“纯摄影”等当代影像艺术之围剿,酷似全球化世纪荒凉中建筑学的内忧外患。影像人文归属感的迷失,源于摄影家对纪实摄影认同感的阙如。笔者愿美与善回归海德格尔之“本真”,在公共性的“无物之阵”中探询自我的归属感,在现代性构筑的空间诗意地栖居,策动一次拯救人类魂髓的精神突围。 相似文献
75.
黄莹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97-100
海德格尔对诗和艺术作品的思考渗透着他对于存在问题的真知灼见,他从分析作品之物性开始,进入到物与作品的中介亦即器具的分析中.然后追问那使器具之器具性敞开的东西.最后,他认为作品之创作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创建大地.这样,世界为显为明,大地为隐为暗,两者共同构成为作品之存在. 相似文献
76.
董学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生存本体论,从而无法在学理上执意寻找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存在观上的一致性,认为马克思就是海德格尔存在论范式和存在论转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同理,也就无法从人生在世这一存在论维度来建立美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7.
张永安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56-58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以自己的方式开启存在者之存在,器具是自然物和艺术作品的一个过渡形式或媒介;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是通过照亮大地而建立一个世界;真理在作品中发生作用,艺术让真理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78.
朱耀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4(1):125-133
意识体验及其中的感受质之所以是不可还原的,原因并不在于“意识”像笛卡儿所认为的那样是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另外一种实体,而在于它的主体性,意识体验的主体性是造成物理主义、表象主义和外在主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主体性是解开意识体验及其感受质的不可还原性这个心灵哲学难解之谜的钥匙。意识体验的主体性是指它除了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我”显现之外,不可能以别的方式向他人显现,即意识体验总是作为“我的意识体验”、以“被我意识到”的方式存在。就此而言,任何意识体验都隐含着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与反思-高阶理论把自我意识看作第二位的反思行为的结果不同的是,胡塞尔把自我意识看作是内在于意识体验之中的前反思、非对象化、不自觉的意识。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人认为,体验的有意识地被给予不是体验的某种附加的性质,而是体验的存在方式。正如空间中的物体是以三维的方式存在,体验只能作为自我意识存在。 相似文献
79.
张浩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52-57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世界的空间须由此在的空间性来说明,而此在的空间性源出于此在的时间性。时间性被看作是本真操心的意义并为空间性奠基,似乎空间、空间性不如时间、时间性那么“源始”。但海德格尔却同时又向我们指出,说空间性基于时间性或时间性较空间性具有优先地位,仅在对此在时间性结构的准备性分析工作中暂先有意义,以后仍要将两者的关系明确“平等化”。在《存在与时间》之后,空间问题逐渐从侧重于对此在日常生存论层面的空间性研究过渡到对空间存在本身的研究,这种过渡自然使得空间与时间在作为领会存在意义的视域这一层面上“对等”起来, 在《时间与存在》中海德格尔甚至直接将这种视域称为“时间-空间”,认为只有在这种源始的时间-空间的敞开状态中,物与此在本身的存在、“本有”才能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80.
存在显现难题与海德格尔的审美主义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现象学的真谛在于,现象不是存在者的表象,而是存在的显现.但存在具有超越性,不在场,因此存在如何显现为现象就成为难题.海德格尔前期哲学试图通过此在的在世体验--畏来使存在意义显现,但由于其主体性和非超越性以及无对象性而不能实现.要使存在显现为现象,只有通过审美.审美是超越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使存在现身为审美意象,从而克服了现实生存的局限而领会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后期海德格尔哲学转向审美主义,通过诗意地安居(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以及诗性语言,来使存在显现为现象,并且领会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