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4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管理学   21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51篇
丛书文集   665篇
理论方法论   387篇
综合类   3810篇
社会学   591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提出了一种采用Java技术并利用Internet实现CPLD器件的远程编程方案 .并且 ,利用JTAG接口把编译好的VHDL程序下载到CPLD上 ,实现了CPLD器件编程 .  相似文献   
22.
我国目前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多方面的安全隐患,为了克服安全隐患,在技术上应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在管理方式上使用双重管理模式,加强认证和管理,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3.
针对当前广泛使用的ASP和Access数据库相结合的技术 ,提出了采用此技术的几个常见的安全问题 ,并指出需要采用的一些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24.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了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基础上 ,研究探讨了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的工作机制及如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25.
应先把握网络全面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提高的可能性:独立意识的发展;开放精神的树立;创新精神的觉醒。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把握严峻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不可控性、隐蔽性、“成瘾”性,严重干挠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弱化了道德观的有效教育,导致交际能力与学业水平的下降。唯此,才能在教育队伍、网络管理体系,“两课”如何贯穿网络伦理教育这三大方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6.
沈阳作为一个重工业城市 ,在其二次创业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 ,掌握沈阳市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 ,构建适合沈阳市老年人口现状的养老保障模式 ,已经成为沈阳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7.
电子政府的信息网络安全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人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府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 ,结合我国电子政府的现状与特点 ,提出了电子政府信息网络安全的防范对策 ,即构建一个由网络技术支撑层、网络技术应用层、网络管理层、网络安全人才层组成的信息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8.
Internet是20世纪末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发现,它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完全信息化的时代,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必将对中国未来教育发生深远的影响。从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的观念等诸方面阐述了Internet对未来教育的影响,分析了未来教育将向着终身化、远程化和多媒体化、大众化、个性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同时提出了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9.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现代教育体制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内外安全的保证。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 :经济和军事、生态和技术、文化和管理——都对教育体系有影响。教育体制质量上的转变对国家的主权、政治及经济上真正的独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哈萨克教育体制中基本因素的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0.
The advent of thousands of Usenet groups on the Internet, covering a vast range of medical and welfare issues and ostensibly devoted to the mutual social support of participating members, has raised the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forms of 'virtual' health care.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analyses the use by people with diabetes of one such Usenet group. It seeks to establish, first, the extent to which such a site provides some demonstrable measure of social support to its participants. This is approached by undertaking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site to identify the extent of usage, and the nature of supporting interventions using a fivefold classification (instrumental, informational, esteem and social companionship and other). Second,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identify any disparity between the lay health-knowledge in evidence and biomedical opinions proffered by the use of a panel of consultant diabetiologist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uggest that the diabetes newsgroup provides an example of an active forum for largely well-informed participants who routinely use the media as an aid to the reflexive management of their medical condition. It also raises the prospect of a renegoti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l knowledge and lay experience based upon shared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