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2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66年,雅克·德里达在美国发表演讲《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标志着结构主义开始进入了解构的时代.本文通过对德里达这篇文章的解读,梳理德里达与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观点、方法以及目的上的联系和差异,进一步证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是对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延伸,并再现了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德里达的"幽灵政治学"彰显着特定的伦理宗旨与理念,其伦理形态的主要内容蕴涵了学会更好生活的人文伦理向度和持守正义的政治伦理向度。通过对"学会生活"这句"习惯指令"的语义学考察,德里达把"幽灵政治学"理论形态的伦理向度慢慢呈现了出来。在他看来,生活,按其本初含义,是无法主观学会的,也就是说,人不能靠自己,必须借助其他事物的指导和引领才能学会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接受"幽灵"的指引。在高度集约化的时代,以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为参照对象,才能恪守正义,秉持良知。  相似文献   
13.
3H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几乎同时进入到法国,这使得法国哲学界呈现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黑格尔是经过依波利特诠释过的黑格尔;胡塞尔是经过萨特、芬克和唐·迪克陶折射过的胡塞尔;海德格尔是经过萨特曲解过和勒维纳斯警醒过的海德格尔。这一切给德里达早年的学术视野和理路提供了基本的运思框架:“思辨性差异”、“有限性”、“存在的辩证法”、“原素”、“延迟”、“超世间性”、“拆解”和“绝对的他者”等等。再现这一历史文本的效应过程不但能廓清德里达早期思想研究上的迷雾,同时也能防止国内有些学者单纯从文学或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德里达思想作望文生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国内翻译界对德里达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他的早期翻译思想。上个世纪末,德里达提出了“确当的翻译”的概念,这标志着他对自己前期翻译思想的修正。德里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对于国内翻译研究者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法国动荡社会中兴盛起来的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产生于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界对结构主义的反叛,以消解为主要特征,系统地消解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称“解构主义”(destructuralism),又名“后结构主义”。1967年,德理达的《语音与现  相似文献   
16.
德里达"解构"理论的最重要的概念是"延异","延异"指的是翻译时存在的时间、空间差异.由于两个文本和语言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活动中形成了原文和译文的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使得翻译过程既改变了原文又改变了译文,因此也使原文及原语得以获生."解构"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不可译性"不意味着译者不应该翻译,而意味着在遵守经济性法则下,在译文中创造原文本的多样性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译文中保留差异就意味着对原文本的保护."解构"理论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应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的异质成分,才是我们借鉴"解构"理论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德里达的后马克思主义发生于马克思主义内部,它介于并斡旋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中并与之保持着生机勃勃的内在关联,这对激励马克思主义开创自我生成之域,的确具有积极的一面。然而,解构马克思主义毕竟是一种崩溃性逻辑和思想自杀行为,它所蕴涵的解构策略并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语义得以朗显,相反会使之在自残自虐中全面失效。这表明,解构马克思主义埋藏了极其凶险的理论陷阱,对此必须保持高度的理性警觉,否则很难迎接挑战、摆脱危机,更遑论借助后学资源而别开生面了。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trasts the theories of ego formation put forward in Jacques Lacan’s ‘The Mirror Stage’ and Donald Winnicott’s ‘The Mirror Role of the Mother,’ and discusses their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field of American studies. While Lacan theorises subjectivity as irreparably split and (self-)alienated, Winnicott offers an optimistic version of a self which is sustained in its going-on-being by a nourishing maternal presence. These disparate conceptualisations of the human being produce two powerful frames through which to approach culture. Yet, while Lacan is widely recognised in the American studies scholarship, Winnicott remains virtually unknown. This article aims to enhance the visibility of the British author by outlining the productivity of his ideas for any cultural or literary analysis. By stressing the founda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primary bond Winnicott’s theory intervenes in the recent critiques of neoliberal capitalism which remain halted in a Lacanian-like melancholic mode, masked by a cultural command of perpetual enjoyment. The Winnicottian perspective challenges Lacan’s fixation on the unattainable objects of desire, reiterated by the neoliberal myth of self-perfection through consumption, and offers an alternative pattern of human sociality, based on relational, self-reflexive moderation.  相似文献   
19.
我们只要问一句:有没有一种不具有翻译性的翻译存在?如果没有,那么“翻译性”或“变异性”就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一切文本一旦遭遇翻译,它就获得了自己的翻译性。如果说原文所要求于翻译的是忠实,那就应该是一种充分忠实于翻译的本质属性,并同时让译者在翻译时履行对自我显现行为的忠实。  相似文献   
20.
运用互文式的解读方法 ,从声音、表达、时间和直观主体四个方面讨论德里达解构胡塞尔符号理论的思路。德里达在胡塞尔符号理论的解读中发生了偏离和错位 ,同时也在误置中得到意外收获 ,正是这一收获成为解构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