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2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西方哲学从开端以来一直将存在视为最终的本原或根据。德里达对这种传统的存在本原观进行了解构。他认为,存在远非最终的根据或本原:在存在之“前”,还有更古老的“延异”;而存在自身,也早已是“踪迹”。  相似文献   
32.
解构主义开启了当代翻译研究领域多元动态的翻译观。在客观批判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对解构主义语言与意义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历时性、跨文化性与多元化更能体现翻译的本质。解构主义不只是注重消解和破坏,它更强调意义变化轨迹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解构背后的重构性,在坚持终极意义"缺席"的同时更体现了不断靠近最适切意义的积极的翻译精神。解构主义不是翻译准则,但它拓宽了翻译研究的思路,给我国当代翻译研究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随苏东巨变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福山认为意识形态领域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斗争已经终结,为此德里达认为,马克思主义虽然存在着结构上的自身矛盾,但作为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产物,不管从其发展和功用上来看,马克思的精神、灵魂将永世长存。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的批评虽然有失偏颇,但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些批判,并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彰显其真理性。  相似文献   
34.
斯皮瓦克通过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翻译阐释,把解构主义理论创建性地引入美国学界。在批评实践中,她不但精到地汲取《论文字学》中的解构主义精髓,并且进一步发扬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念。其贡献在于,借力后殖民批评的多元话语态势,立身于现实文化视阈,存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中,关注属下女性等弱势群体的生存样态,在事实上突破了德里达“文本外别无他物”的文字窠臼,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策略,将德里达的文字文本自身也进行了解构,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文本政治批评。  相似文献   
35.
西方语境中,"反本质主义"思想在两个向度上影响着文学理论的知识建构:一是以尼采、海德格尔和德里达为代表的对抗形而上学哲学的思路;一是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家族相似"的概念考察思路。反思二者,更加明晰文学本质作为一个价值问题的存在,无论是文学理论还是文化研究,在如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作出民主多元的文学理论建设才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6.
杨大春 《文史哲》2006,(3):150-156
“解构”首先是针对西方哲学文化的一种“内部策略”,但不可避免地涉及与其他文明的“内外关系”。哲学与非哲学的“同”“异”关系于是呈现出两种表现形态:在西方文化内部,哲学始终摆脱不了与文学艺术的关联;与此同时,西方的哲学文化必须正视非西方的非哲学文化。德里达承认了作为他者的异质文化的地位,但他依然没有摆脱“种族中心论”倾向。  相似文献   
37.
It is not, in the first place, prostitute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pain that is examined in this article, but the pain encountered in trying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studying of prostitution. Prostitution upsets consciousness’ efforts and confuses its epistemes of representation. It reveals issues of (male) avoidance and over‐rationalization that apply just as well to how business and organization are (not) studied, as to prostitution. Following Artaud, we examine how, because prostitution is both consciousness (idea, theory, representation) and body (sex, body, the physiology of the brain), it poses the problem of doubling. How can one apprehend both: (i) that one is the physical hyle (materiality) of thought and also (ii) remain aware of the contents of consciousness? Artaud claimed that only in ‘cruelty’ and the ‘scream’ could the mind and body be grasped at once. By contrast, Derrida proposes via the subjectile to glide over the space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body, trying to acknowledge but not be stymied by the double. Finally, we turn to Irigaray who has accepted doubling and has made it epistemologically productive.  相似文献   
38.
My aim in this paper is to expose a misrepresentation of Jean-Luc Nancy’s ideas on community in the secondary literature. I argue that discussions of Nancy’s work have failed to recognize a transformation that has occurred in his later thought, which distances him from Jacques Derrida. I propose that Nancy’s later work points the way beyond the “persistence of unhappy consciousness” in deconstruction through allowing for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reation of a world alternative to globalization. Recognition of this transformation is suggestive for how Nancy’s theoretical framework might be employed in analyses of recent resistance movements.  相似文献   
39.
当代世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文明对抗愈演愈烈,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理性所倡导的和平理念似乎与今天的人类渐行渐远,难道理性乃至启蒙理性出了问题?勒维纳斯起而反思康德的和平观。归纳起来看,勒维纳斯和康德在和平观上存在四个方面的尖锐对立:在和平的起点上,康德认为和平始于公民社会,而勒维纳斯则诉诸前自然状态;在和平的根据上,康德认为其基础在于理性和自然的合目的性,而勒维纳斯则归之于脸和他者;在和平的实施与人的道德(善)之间的关系上,康德认为人类的进步与道德的提升没有任何关系,而勒维纳斯则指出,没有善就无所谓和平;对于和平的核心概念,如相邻性、好客等等,康德将其认作有限的权利,而勒维纳斯则把它们视为无限的责任。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对立与其说是对立,不如说是补充和深化。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把勒维纳斯的“好客”理论变成康德“和平论”的基础,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文明之间是否会从对抗走向对话?从解构理论的立场上剖析,勒维纳斯的和平观也蕴涵着另一种危险。  相似文献   
40.
对马克思这个署名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喜 《浙江社会科学》2012,(2):97-102,108,158
在今天,署名的问题在文本理论或写作科学中具有显著的地位.本文试图以一种新的方式对马克思这个名字所引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当我们从署名问题谈到马克思哲学时,这意味着马克思的名字代表着他的思想实质.无论是以名字来阐释马克思,还是以思想来阐释名字,我们关注马克思的署名问题,并非关注他的生平事迹的报告之类的枝节,而是关乎思想之实事,关乎仿佛是不会朽腐的思想.我们应该更审慎、更符合其“思想事业”地理解“马克思”的署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